摘要:作文是學生語文知識和基本技能的綜合運用,也是學生語文水平和語文素質的全面反映,但目前在備考復習中存在重閱讀輕作文的現象。在中考作文復習中根據學生情況分層,引導學生整理素材、抓住要點、突破重點、借鑒佳作、勤于練筆,有助于提高復習效率,提升作文水平。
關鍵詞:作文復習;方法;提高;
在語文備考復習中,閱讀復習的范圍窄,花點時間多做些題,也許能在考試中碰到,也能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而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則是一項長期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達到的,所以不少師生寧愿花大量的時間復習閱讀也不肯在作文復習上下功夫。可是事實告訴我們,語文成績,往往就是作文決定著學生的命運。這樣的虧我們吃得太多了,深究起來,造成重閱讀輕作文復習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一、思想上不重視。很多人認為,作文有啥復習的?會就會,不會就不會平時寫不出什么好文章的,你再復習也是白搭;反之,一直會寫的,即使不復習也不會手感冰涼,無從下筆。能寫文章,能寫好文章,那是天生的,為什么曹植能七步成詩?其他人卻不能,就是這個道理。總而言之一句話:作文無需復習。
二、時間上不投入。復習作文不爽快,又是審題,又是立意,又是開頭,又是結尾……每個方面都要看很多的范文甚至要背下來,花費時間太多了,況且考試時用得上用不上還存在問題。而復習閱讀題就簡單多了,每篇課文就那幾個問題,用不了多長時間就全搞定。加之時間緊張,往往忽略作文復習的安排。
三、效果上不明顯。現在迫于考試升學的壓力,學校、老師、學生、家長都很實際,考試要考的就學,不考的就不學;花時間少而效益大的就多學,花時間多而收獲不明顯的就少學,這叫資源配置最優化,人就要聰明一點,否則影響升學怎么辦?而作文復習費時費力又不討好,為什么要多花時間呢?
既然作文復習存在上述問題,那么我們又該如何進行作文復習,又如何在較短的時間里贏得較大的復習效益呢?筆者以為可用下列方法。
一、結合學情,巧分層
作文復習主要集中在如下三個時間段:期中考試前、期末考試前、升學考試前。在這三個時間段內,各科復習、各類復習接踵而至,任務重,時間緊,如何利用有限的時間復習出最大的效益呢?首先要在每一個階段都設置一個目標和主題,三個時間段要求不一樣。具體點說,就是第一個時間段側重于積累,第二個時間段側重于細節,第三個時間段側重于寫作技巧與應試技能。這三個時間段相互聯系,層層遞進,螺旋上升。其次按作文水平的高低給每個學生排座次,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復習要求。要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對作文復習充滿信心,都深信自己能達到自己所能達到的最佳高度。概括起來說,就是兩個要求:低層次要講“實,不跑題”,高層次要講“精,不一般”。化開來說就是:作文水平比較差的學生老老實實寫作,不搞什么花頭,務必拿到基本分,爭取得到“額外分”。而作文水平高的學生,則要精雕細刻,精細寫作,力爭讓老師眼睛一亮,打高分毫不手軟。
二、整理素材,巧積累
中考作文,學生最頭痛的是沒有什么材料可寫,對課本上學過的材料和課外閱讀的材料不知道怎么運用,對日常生活中的經歷和見聞不知道如何取舍,對自己的寫作成果不知道怎樣利用。其實,作文材料主要來自四個方面:一是課本,二是課外閱讀,三是自身的生活經歷和見聞,四是自己平時較成功的寫作成果。教師要鼓勵、引導學生積累、整理這些素材,使學生獲取豐富的寫作材料。
1、整理來自課本的材料——初中六冊語文課本給我們提供了極為豐富的寫作材料:家庭生活、學校生活、社會生活、科學世界、想象世界,對同學們寫好作文大有幫助。
2、整理來自課外閱讀的材料——初中三年,同學們課外閱讀的量不少,時文美文、名著名篇,材料非常多。在復習階段,同學們還要注意把自己的閱讀積累按不同類別(主題)摘記整理:議論文,摘抄出論點、論據;記敘文,概括事件、摘錄精彩片斷。這樣充分利用課外閱讀獲得的材料來充實自己,做到讀有所得、讀有所用。
3、整理來自生活的材料——每個人的家庭環境、個人經歷和興趣愛好各不一樣,每個同學都有與眾不同的、獨特的生活內容,這些內容不是課文材料、課外閱讀材料或其他材料所能替代的。把這些來自個人的生活經歷、人生感悟寫進作文,定然能打動讀者,打動閱卷老師。
4、整理來自自己創作的材料——篩選出初中階段自己寫得較好的作文,并按“自我—家庭—學校—社會—自然—想象世界”的范圍歸類,從中發現自己作文的長處和優點,總結寫作的規律和技巧。找出自己的閃光點,既能增強自己寫好作文的信心,也能為中考作文準備豐富的素材。
三、抓住重點,巧突破
由于中考復習時間緊張,教師在復習時既要全面兼顧、廣泛訓練,更需明確考試要求、分析命題趨勢、把握命題特點,根據學生實際,對學生沒有把握的題型,在以往考試和平時訓練中,學生感到最棘手、寫作失誤出現頻率較高的那些題型,思考清楚它們難在哪里,學生的問題出在哪個環節,做到心中有數,以便對這些題型進行“重點攻關”。復習訓練時有的放矢,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針對要點,巧進步
考場作文評分主要圍繞以下三個方面:結構、內容、語言。那么,我們在復習時就要從這三個方面著手,不離不棄。當然這三方面也有難易之分,相對來說,最易達到的是結構,最難達到的是語言。在復習時可按照結構———內容———語言的順序進行。
結構上要創新。獨到新穎的結構,就好像給作文穿一件華美亮麗的“外裝”,能使文章跳出美不勝收的舞姿,能給閱卷老師帶來新與美的享受。獨特的結構大體有如下形式:日記式、劇本式、標題串聯式等;內容上要精選:一方面教師不要把學生限制在單一的讀書學習上,應創造條件讓學生向生活靠攏,融入生活,多參加各種活動,體驗生活中的各種情感,另一方面要讓學生明白作文就是應生活之需,切生活之用,為真情而寫,為需要而寫,為自己的酸甜苦辣、喜怒哀樂而寫。同時,盡量讓學生不受拘束,“戴著鐐銬跳舞”,允許他們寫自己關心的、想說的話。語言上要錘煉。語言是最能反映一個人的作文水平的,孔子說:“言之無文,行而不遠。”意即文章要講究文采,講究美,沒有文采的文章,就難以傳播。同樣,語言也是作文三要素中最難達到的,是需要水磨功夫的,語言功夫不是短時間內所能練成的,但是有些優美的語言還是可以在短時間內“速成”的,能使學生的文章在短時間內更上層樓。這時就要給學生適當地“進補”、“惡補”、“大補”,甚至“下猛藥”,如猛記一些名言,猛記一些詩詞歌賦,還可有意地記一些佳句,成語、諺語、俗語等。
五、借鑒佳作,巧提升
優秀作文的基本特征是:總體面貌好,又有一個或幾個突出的特點。中考作文復習,除了總結提升學生寫作的成功經驗以外,還要鼓勵學生善于借鑒優秀作文的亮點。
為此,在復習備考階段,要有目的選取一些中考佳作與學生共同品味,仔細揣摩。揣摩其深刻新穎的主題表達、巧妙獨特的選材視角、別出心裁的文體構思、精心安排的開頭及結尾的方式、生動風趣的語言風格等。
在借鑒的方式上,對滿分佳作不能走馬觀花地讀,而要仔細揣摩,先從大處入手,再從小處剖析。還可以從寫作文題和佳作的題目入手,先嘗試著立意、選材、構思,然后看原文和點評,相互對照。這樣,既可以幫助自己找到思維過程中或立意簡單、或選材貧乏、或結構平庸的缺陷,又能有效把握滿分佳作的突出特點,并將其內化為自己的思維方法和正確的認識,變成自己的真知灼見和真情實感。
六、勤試筆頭,巧練習
俗話說,三天不練手生。縱有滿腹經綸,如果不經常實戰演練,難免會生疏。別人的佳作再妙若不學以致用也還是別人的。因此,在緊張繁忙的復習中,也要勤試筆,巧練習。
1、進行寫作專項能力訓練。 在復習備考階段,要注意加強審題、立意、選材、謀篇布局、語言表達、修改等寫作專項能力的訓練,每一項訓練都要落到實處,取到實效。
2、進行各類文體寫作訓練。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童話故事、小小說、書信、日記、演講稿 ……各種文體都要涉及,既要掌握常見文體的特點和基本的寫作規律,也要有自己熟悉和特別擅長的文體。
3、進行寫作創新訓練。作文最忌平淡無奇,千篇一律。作文復習備考訓練,要特別注意從“立意求深”、“材料求新”、“結構求新”、“語言求美”等方面進行寫作創新訓練,以收到平中見奇,同中見異的效果。
4、進行寫作速度訓練。為了避免在考場上因時間不夠而導致無法完卷的遺憾,復習備考階段,要特別注意訓練自己快速審題、快速構思、快速行文的能力,養成“快”的習慣。
5、進行寫作提綱訓練。 作文之前先擬一份寫作提綱,很多老師都會對同學們提這個要求,但事實上很多同學都懶得做這件事,以為是浪費時間。如果把寫作比喻為蓋房子,那么,寫作提綱就是房子的設計圖。只有畫好了設計圖,房子才能蓋得快,蓋得好。寫作提綱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確定主題 (抒發什么感情,表達什么看法)——選取材料 ( 選用哪些人、事、景、物去表現主題)——布局謀篇 (先寫什么后寫什么,詳略如何安排 ) 。提綱可以用符號、詞語或句子標示,不必講究句子的連貫和完整。提綱擬好了,寫起作文來就“胸有成竹”了。在復習備考階段,寫整篇文章的時間會越來越少。沒時間寫整篇的作文,就要堅持經常針對某個作文題目擬一擬寫作提綱,甚至一個題目擬幾種提綱。最好再精心寫一寫文章的開頭和結尾。這樣,花時不多,效果卻很好。
當然,這些復習不能太心急,不要妄想一蹴而就,要有梯度,要循序漸進。相信,只要經過相對較短時間的復習,學生的作文水平一定會得到較大幅度的提高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