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球速体育官方网站
歡迎登陸文心雕龍杯大賽官方網站

文心雕龍杯全國校園文學藝術大賽

當前位置: 首頁 > 教師文論 >

去除浮華,返璞歸真(熊 瑛)

時間:2014-09-12 15:41來源:江西省南昌市灣里一中 作者:熊瑛 點擊:
摘要: 多媒體技術改變了人們固有的思維習慣和生活方式,也給高中語文新課改帶來了勃勃的生機。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充分發揮多媒體課件的形象直觀、圖像清晰、色彩豐富等優勢

 摘要:多媒體技術改變了人們固有的思維習慣和生活方式,也給高中語文新課改帶來了勃勃的生機。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充分發揮多媒體課件的形象直觀、圖像清晰、色彩豐富等優勢,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但是多媒體課件是不是無所不能的呢?怎樣才能對多媒體教學進行準確定位呢?筆者認為教師應該通過多媒體與傳統教學手段的最佳整合,為高中語文新課改開辟新道路,去除浮華,返璞歸真。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學  多媒體課件  利弊

 21世紀是科技高度發展的時代,隨著時代的發展,信息化教學技術影響改變著人類的教育方式,語文教學也改變了單一的書本文字型教材形式,多媒體技術成為促進語文教學發展的主要手段。多媒體課件的運用使常規的課堂教學如虎添翼,因為它以豐富的多媒體形式——聲音、圖片、動畫、視頻等,最大程度地調動了學生的視聽感官系統,充分展示了教學手段的多樣化,彌補了傳統語文教學的枯燥乏味,給語文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有效地提高了語文課質量,顯示出語文教育改革的美好前景。然而,在我們的高中語文教學實踐中,很多教師不喜歡這種教學方式。這到底是多媒體教學本身的問題,還是在應用時出現了偏差?

毋庸置疑,高中語文教學運用多媒體課件有很多優勢。首先,能創設教學情境,引起學生情感體驗。情境教學歷來被許多人認為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運用多媒體更有利于創設情境,誘發學生的情感體驗。通常在學習一篇新課文時,教師通過課件先播放一段與課文內容相關的影音材料,并提出一些有價值的問題讓學生思考,從而創設一種懸念或愉悅的情境。如講授杜甫傳誦千古的名篇《登高》時,我先讓學生回顧過去學過的杜甫的詩歌,整體感受杜甫詩歌沉郁頓挫的風格,然后用多媒體課件播放配樂的朗誦詞帶,創設了一個極為傷感的情境,激發了學生學習動機,提供了豐富的外部刺激。接著我進行了誦讀指導,學生自主誦讀,他們既可以根據注釋粗知詩歌內容,也可以借助工具書、閱讀資料進行自主學習。這樣直觀形象與聯想、想象相結合,就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情趣,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去體味作品中所創造的意境,迅速而正確地把握詩歌的內涵。

其次,運用多媒體課件有利于優化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率。傳統的語文課,一篇課文至少要用兩節課才能完成,長一些深一些的課甚至要講一個星期,而老師仍然覺得沒講透,學生仍然難以理解。運用多媒體課件上語文課則不同,它可以大幅度減少板書、繪圖、不必要的描述講解等花費的時間,提高了課堂教學對時間的利用率,從而能增大課堂的容量,可以讓學生在短時間內獲得大量的知識信息。而且多媒體教學手段可以將以往教學中無法展現出來的東西栩栩如生地展現在學生面前,能把語言文字所描繪的抽象景象轉化為形象直觀、生動活潑的感性材料,能以其富有聲、像、色的信息刺激學生的眼、耳、腦等感官,促其樂學深思。

最后,運用多媒體課件有利于開拓思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高中語文新大綱中明確提出語文教學要注重培養創新精神、重視創造性思維的培養。但如何培養創新精神呢?在用多媒體課件進行高中語文教學中,可將聲像圖文等各種教學信息有機地組合在一起,構造特定的教學情境,它豐富的表現力可引發學生無限的遐想,激發學生無窮的聯想和想象,從而使他們思維高度活躍而引發創新的火花,產生出前所未有的思維空間與創造靈感。

然而在多媒體課件廣泛運用于高中語文教學的同時,一些多媒體教學的誤區也隨之產生了,也出現了一些應注意的問題。首先,高中語文利用多媒體課件教學也要注重情感,不要過于強調娛樂,華而不實,嘩眾取寵。我們在制作課件的時候,所選擇的影視、音樂、圖片等資料一定不能脫離教學目的和語文教學的中心任務,要進行充分的教學設計, 制作的課件千萬不能過于體現娛樂性,而缺少文學性。因為這樣會使課堂過于活躍,上課時雖熱熱鬧鬧,卻偏離了教學主題,導致學生認為語文多媒體教學課好聽,好玩,但沒有教學重點。我們提倡利用網絡的資源優勢進行語文教學,但一定要目標明確,重點突出,指導到位。語文課,重點一定要落到語文教學上,必須重視語言教學,必須以讀為本,必須加強聽說讀寫的訓練。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提高閱讀教學的質量,達到提升學生語文素養的目的。

其次,多媒體課件的濫用與誤用,會忽視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地位,直接導致了高中語文教學詩意的蒼白。有的教師上課,不論什么類型什么內容的課,也不管合適不合適,動不動就用多媒體課件,一堂課從頭到尾,教師不寫一個粉筆字,全用電化設備打出來,似乎沒有多媒體的點綴,就顯不出新意來。還有的老師不去精心設計學生活動,用課件的演示代替老師的講解,老師一節課的時間里主要任務是不斷地點擊鼠標,用事先設計的課件演示流程取代學生思維的發展軌跡,學生在臺下仰著脖子當觀眾,一節課都始終盯著大屏幕,看教師播放的各種音像材料,這是把語文課上成了錄像放映課。多媒體是現代教學工具,在教學中可以收到較好的效果,但它也只是實施教學的一種手段,不能說成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靈丹妙藥,過多地追求和利用多媒體的使用功能,會致使學生感覺是看教師演戲,教師只是一個解說員,形成以機代人以機代教,忽視了語文教學的個性。語文教學的終極目標是實現人本教育,所以情感教育在語文教學中尤為重要,教師在教學中要時刻把握住自己在教學中的主導地位和作用,重視師生之間的心靈溝通,用自己的熱情去感染學生比“以機代人”更為重要,憑借自己豐富的教學經驗和生動的講解,通過靈活的或適當的手段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為行之有效,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非智力因素。

 最后,使用多媒體輔助語文教學要適當合理,不能脫離實際。多媒體輔助教學信息量大、密度強,利用多媒體課件可以包容大量課文內容和課外知識,通過點擊鼠標就能展示給學生看,大大地節省了教師的教學板書時間,一目了然的板書也能讓學生輕易掌握,往往一課時可以上完傳統教學兩個課時或更多的教學內容。但是這種情況如果教師運用不適當,非常容易造成學生的疲倦,幻燈片的播放學生很難做好充分的筆記,如果加上很多的習題必將形成變相的題海戰術,很可能造成學生產生厭學情緒。所以,過多地、不結合實際的運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有時不但收不到應得的效果,甚至還會適得其反,不能緊密地與教材、教學要求結合在一起,從而使得教學目標不能實現,甚至完全脫離書本,達不到教育的目的。

所以我認為在運用多媒體課件輔助高中語文教學時,應該要尊重語文學科的特點和規律。語文學科不同于數學、物理等學科,語文教學更是一種情感教育。如果語文課上沒有了語文教師富有激情、充滿個性化的聲音,那么,這樣的語文課就必定索然寡味,學生的積極性又從何而來?因而,我們必須尊重語文學科的特點和規律,切忌濫用或不恰當使用多媒體課件,否則再先進的教學手段也只能是穿新鞋走老路,甚至將原來的優良傳統也丟掉了。同時運用多媒體教學時要把重點放在幫助學生理解知識、提高學習效果上,也就是說,要以學生為中心。比如:課件制作應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接受力和理解力,課件制作應充分考慮學生可能提出的一切問題……不要過分強調課堂容量,要突出重點、難點。多媒體課件為提供豐富的知識信息創造了便利,但是一味地把所有能收集到的資料全部帶進課堂塞給學生,結果必然會使課堂容量過大,學生負荷太多,造成學生對知識蜻蜓點水式的吸取。而且由于所展示的知識點俯拾即是,學生會產生一種依賴感,容易忽視知識的聯系與應用,加上圖像的快速切換,學生很難捕捉教師的難點和重點,無法以筆記的形式記錄疑難,從而造成學生走馬觀花,淺嘗輒止,在目不暇接中抓不住最具特點的內容,一聽即過,一看了之,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因此,要想充分發揮多媒體課件的優勢,就應該與傳統教學手段相結合。教學中,教師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富有情趣的講解,通過師生間的情緒相互感染,來調動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再輔助以多媒體課件的優勢,這樣才會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以及和諧的師生互動。在網絡環境下,我們的高中語文教學應保持語文的本色,在整合中求融合,在整合中講實效,在繼承中求創新,在發展中創輝煌,去除浮華,返璞歸真。

 

 

(責任編輯:華麗)
------分隔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