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以啟文
張曉晨(山東省實驗中學高二)
若問我喜歡自己創作的哪篇文章?也許僅情動以啟的滄海幾“珠”吧,喜愛的不僅是寫出的文章,更是握筆那一剎那心中的波瀾。
情以啟文,啟為啟發之啟。為情而造文,不僅是古時文人墨客之寫作觀,更應成為當代寫作之人心中的標桿。看過太多矯揉造作之言語,東拼西湊,故作傷感,自以為文采精妙,卻只落得一“強說愁”之下場。看過這些,才會更喜愛汪曾褀等作家的文章,他寫的小黃瓜有翠響,他筆下的鴨蛋會“吱”地冒出油來,有人說平淡,但我覺得其中蘊含了豐富的感情。這就是情以啟文。
情以啟文,啟是啟始的啟。一腔熱血才能勇往直前,心中有情才得以筆下生花,情動而文啟,情滿而文成,情溢而文優。一篇好的文章往往孕育了作家的思想,綻放作者感情之花。一字一句,字里行間抑或僅是標點,都是感情之奔涌,“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寫下這句話時,我也是心潮澎湃,便不難想象魯迅先生寫下此句時心中之狂風暴雨,我仿佛看到了一支被緊握而顫抖的筆桿。這,是情以啟文。
情以啟文,啟是啟程的啟。文學道路悠遠而漫長,不管一路順風還是艱難異常,對文學、文字的熱愛都是照亮此路的啟明星。有情才得以啟程,深情才得以遠航,定情才會到達遠方。如今日為我們做講座的曹文軒老師,他的成功,他的靈感來源,難道不是對兒時故事的真情實感嗎?寫作,若無感情的鋪墊,只是一紙空談,文字便沒有生命力,僅是廢紙一張,你想,作者都是一具被“要求”操控的軀體,筆下又如何生機盎然,如此止步罷了!
寫到此,我也已為情所啟。文學,是我所喜愛的。寫那些從內心涓涓流淌出來的文字,先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別人。
(指導教師:李喜梅)
【獲獎理由】
情以啟文,啟為啟發之啟;情以啟文,啟是啟始的啟;情以啟文,啟是啟程的啟。文章從這幾個方面論述了“情以啟文”的重要性。議論與抒情很好地結合,條理清楚,首尾呼應。如果語言上多加錘煉,論述再充實一些,文章就會更上一層樓。 (責任編輯:華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