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子園
張睿涵(山東省東營二中高一)
“我出生在一個富饒的家庭,不是嚇你,我家有座山,山上一片橘子林,我終生都在寫小說,可是……”他說。
“可是你卻連一片橘子皮都沒寫。”曹文軒老師替他接完話。“呵”低頭一聲輕笑。
現在是北京的下午三點,寫作大賽決賽現場,除了室內的空調聲,凝神靜聽還能聽見細細的雨聲。我將肩上的頭發攏到耳后,不禁想起上午的名家講座,曹文軒老師談他的忘年交,那個風雅的男士,他生活在那個貧窮的年代,經常食不果腹??蛇@位出身貴族的男士,每次吃飯前都慢條斯理地吸三分之一的煙;如若有肉,別人早就狼吞虎咽了,可他卻斯文地夾起一小點,吃完后咂咂嘴說:“這肉不新鮮。”你可以想象這是一位多么講究的紳士,他家有一個橘子園,他也寫小說,卻一直為寫什么糾結,曹文軒老師用“連一片橘子皮都沒寫”,對他在有生之年從未寫過一篇他的真實經歷,而表示遺憾。他丟掉了自己身邊的財寶,沒有“為情而造文。”
“為情而造文”是劉勰在《文心雕龍·情采》中的寫作觀,也是我十分贊同的寫作觀點。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歷各種人和事,這些故事就是自己的財富,這些故事不可能發生在西班牙,不會發生在法國、日本。這些故事從遙遠的蒙古草原騎著白馬,穿越人山人海、蕩著風來與你相遇。會在見到你時欣喜若狂、排山倒海地給你一個大大的擁抱、讓你心中五味雜沉,各種各樣的情感大鬧天宮,它們呼嘯著,抓狂著。這時我們拿起筆,因為親歷的事給了你情感,這樣的寫作才是成功的,這樣的文章才是有血有肉的。記得我的第一篇滿分作文的內容,其實很簡單,就是下雨后我與姥姥去開心地采蘑菇。文章里面有一句話,老師用紅色的圈勾了出來:“看著盎然綠意草叢間探頭的白蘑菇,我突然感覺好幸福,像一棵樹開滿了花。”寫這篇文章是為了“吟詠情性”,抒發我內心飽滿豐腴的情感。曹文軒的《青銅葵花》是被翻譯成多國語言的作品,其題材就源自曹文軒兒時家鄉里來的一群種稻草的人。
“為情者要約而寫真”,就是寫自己身邊的故事,真實的經歷。如果那位擁有一片橘林的長者,能寫一篇關于自己童年在橘林的經歷,那么這樣的作品定會有人看,也不致于寫了無數篇關于別人的小說卻始終默默無聞,死后僅用“他”一字代替。
“寫真”,寫自己真實的經歷;“為情”,抒發內心情感。我認為這是寫作不可缺少的觀念。
“為文而造情”,不要空有一座“橘子園”,只是去觀賞,我們要將橘子園活生生地變成鉛字留在素白的紙上。
最后,連“橘子皮”也不放過!
(指導教師:李海霞)
【獲獎理由】
作者聆聽了曹文軒老師的文學講座,受到了啟發,受益匪淺。寫自己親身經歷的人和事。“橘子園”的文字,是曹文軒的寫作觀,作者把他跟劉勰的寫作觀結合起來,別開生面,相得益彰。 (責任編輯:華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