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學生的作文,經常面臨一個問題,即不知如何將文章寫得生動,充實而具體,往往通篇是大白話式的句子。這樣作文一方面顯得非常干癟,另一方面字數上也不夠。為解決大家的這個問題,在這里介紹一種讓作文變得更加充實的方法,即“擴句法”。
兒童文學的使命在于用溫暖的心態去發現兒童的天性,而不是用成人的價值觀去塑造兒童;兒童文學的幽默在于實實在在令人回味的故事,而不是刻意炮制淺薄搞笑的情節——在曹文軒的新書《我的兒子皮卡》中,作者將上述兩點追求更恰當地落在了實處。
我個人認為,中國很多中短篇小說與世界優秀作家的作品放在一起毫不遜色,而長篇小說跟世界級作家放在一起的話,就有很多問題值得研究和探討。我們現在每年有一兩千部長篇小說出版,這還不算網文,可是這么多長篇中能夠被記住的卻很少。
3月27日下午,作家余華在廣西民族大學東校區大禮堂舉辦“現實與夢想”文學講座。面對青年學子,余華圍繞踏入文壇的經歷,近幾年所遇到的荒誕又真實的故事侃侃而談,通過風趣的語言道出自己的感悟。
在當代中國,為什么翻閱文學經典的人越來越少?原因簡單又粗暴:閱讀文學經典不可能在短時期內得到回報。這是個大部分人以功利主義為人生準則的國度,閱讀文學經典既不能幫他們取得更高學位,也不能幫他們得到更高職位或更多金錢,所以說,懶得讀經典,毋寧說是實用主義哲學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