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波: 寫作需要什么
寫作是什么,是快意時的高歌,是失意時的低吟,也許還是老師留下的你不得不做的頭痛事。
作文寫什么,是一件事,一個人,一處風景,一種思想,也是一段情感。是你筆尖流淌出的花朵。魯迅曾在《朝花夕拾》中說:“帶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但我不能夠……”
寫作需要一雙善感的眼睛。一雙明眸能讓你體察人間冷暖,讓你感嘆春華秋實,讓你關注社會人生,一個善于觀察的人是不會缺乏寫作素材的。生活看起來總是平凡的,不過一日三餐,忙碌的學習和工作。但生活又是不平凡的,偉大的作家總是能從看似平凡的生活中汲取不盡的創作源泉。
曹雪芹能創作出展示封建大家族興衰變遷的《紅樓夢》,是他年少真實的貴族生活積累的結果。朱自清《背影》中的父子親情,感人至深,那是朱自清真切看到父親為了兒子拖著肥胖的身體攀過月臺買橘子后的肺腑之言。
寫作需要一對想象的翅膀,飛翔的想象能讓你浮想聯翩,文思泉涌,讓你橫貫東西,縱橫古今。一個善于聯想的人是能夠化單調為豐富的。
《西游記》是對丑惡現實的鞭撻,可他借助的卻是不存在的空間。神奇的想象構成了天宮、地府,玉帝、孫悟空,神奇的想象才有了九九八十一難的取經之途。現實主義的作品也需要想象,思想的野馬縱橫馳騁才能把你片狀的思緒串聯起來構成一串精美的珍珠。茅盾著名的散文《風景談》的構思就是精心選取了六幅生產生活畫面,熱情地謳歌了荒涼的大西北抗日根據地火熱的戰斗生活。
寫作需要一個勤于思考的頭腦,深入地思考能讓你由表及里,知真見灼,讓你清醒睿智,論述精辟。一個善于思考的人是能夠化腐朽為神奇的。
錢鐘書先生善于思考,所以流傳了幾千年的伊索寓言,經過他的大腦又爆發出驚人的生命力。狐貍吃葡萄的故事讓我們看到了現實中的怕肥水外流的人;驢子給狼拔刺的故事經他點撥變得更加耐人尋味——醫生也是屠夫的一種?!蹲x伊索寓言》讓我們在竊笑之余,感受到鐘先生敏銳的洞察力,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余秋雨先生善于思考,所以《道士塔》能發人深思,透過王道士這個錯步上前的小丑,我們認識到那個時代的悲哀;《文化苦旅》在文化界掀起經久不衰的熱潮,引發了那么大規模的民族反思,也就不奇怪了。
寫作是一個人向他人展示的自我,是一扇打開的心靈之窗。是一個人真情實感的自然流露,大智若愚,大勇若怯,矯揉造作的文章是沒有生命力的。讓我們飽蘸濃情的筆,書寫真實的人生,放飛思緒,自由地展示精彩的生活,精辟的見解,讓青春在筆尖飛揚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