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球速体育官方网站
歡迎登陸文心雕龍杯大賽官方網站

文心雕龍杯全國校園文學藝術大賽

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閱讀 > 散文 >

說端午(肖復興)

時間:2018-06-17 18:05來源:未知 作者:華麗 點擊:
《京都風俗記》里說: 食黑桑葚,夏月無食蠅之患。 端午節傳統的意義在于驅邪避毒,其所激發的衛生意識和由此引申的人生意義,大于吃粽子對于屈原的紀念意義。 汪曾祺在《端午

《京都風俗記》里說:“食黑桑葚,夏月無食蠅之患。”

端午節傳統的意義在于驅邪避毒,其所激發的衛生意識和由此引申的人生意義,大于吃粽子對于屈原的紀念意義。

汪曾祺在《端午節的鴨蛋》一文里說,在他的家鄉高郵,端午節講究吃“十二紅”,其中一紅,便是咸鴨蛋。咸鴨蛋黃油多,浸出紅色,北京沒這風俗。臺灣作家張北海,寫過一部長篇小說《俠隱》,專寫老北京生活,其中有一章“端午節”,里面寫到吃上面印著五毒的核桃酥,要喝雄黃酒,要吃櫻桃和黑白桑葚。這是老北京的風俗。

不過,我小時候家里從來沒喝過雄黃酒,或是貴或是少的緣故吧,我父親都是買二鍋頭替代。小孩不能喝酒,一般用酒在腦門上涂個王字,或將酒抹在耳鼻處。刻有五毒的核桃酥,我也從沒見過,核桃酥很酥,很難在上面刻圖案,倒是硬皮點心五毒餅,一直到現在,稻香村都在賣。

端午節,正是櫻桃和桑葚上市的時候,這些果品,連同粽子、五毒餅,都是要先做供品然后再吃的。其中重點要吃的是黑桑葚,《京都風俗記》里說:“食黑桑葚,夏月無食蠅之患。”這是因為端午節一到,夏天就來了,蚊子蒼蠅就來了,所謂五毒:蜈蚣、蝎子、壁虎、癩蛤蟆和蛇,開始出沒騷擾人,人們稱為“毒五月”。因此,像桑葚這類節日的吃食,便有了驅蟲辟邪之意。所以,端午節傳統的意義在于驅邪避毒,其所激發的衛生意識和由此引申的人生意義,大于吃粽子對于屈原的紀念意義。

除吃之外,端午節還有由來已久的民間祭祀儀式,其中普遍的是門前要插艾草和菖蒲,門上要貼黃紙(上面有朱砂繪就的鐘馗像)和張天師神符。目的都是為辟邪,清詩說:“櫻桃桑葚與菖蒲,更買雄黃酒一壺,門外高懸黃紙帖,卻疑賬主怕靈符。”說是連要賬來的,一見這神符都不敢進門了。所以,端午節中午,吃過粽子等食品之后,要揭掉神符,和艾草菖蒲等一起丟到大街上,這叫“扔災”。同春節講究吃年夜飯不一樣,端午節講究中午過,說是午前避毒。

另外,端午這天,孩子們還要戴五色線———用黑白黃紅綠五種顏色的細線編成的線繩,舊書上說是“可避鬼,不染瘟”。此線又叫“長命縷”,但一般老百姓都叫它五色線。五色對應五毒。這五色線,可以系在手腕上,也可以垂于頭發間,依然是為驅趕五毒。

一年端午節前夕,我去鄭州,返回北京前,到鄭州火車站候車時,看蘇金傘的女兒送我的《蘇金傘詩文集》。蘇金傘是河南極負盛名的老詩人,他的詩吸引了我。我看得入迷,竟沒發現一個十來歲的小姑娘站在身旁。她遞給我一張硬紙牌,上面寫著“為殘疾孩子捐贈”幾個大字。我很奇怪,候車大廳里的人非常多,怎么一下子選中了我?我問她,但她是個聾啞的孩子,她從我的連比劃帶說中明白了我的意思。她笑著指指我手中的書。那意思是看書的人,應該有愛心。我也笑了,掏出100元給她。她把錢裝進書包里,從書包里掏出一根鮮艷的線繩——是端午節的五色線。她幫我系在手腕上。

來源:人民政協報

(責任編輯:華麗)
------分隔線----------------------------
欄目列表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