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王珈雯,女,山東省濟寧市育才中學高二學生,《濟寧晚報》小記者。她自幼學習古箏,喜歡閱讀和寫作,在《語言文字報》《中學生報》《作文與素材》等報刊發表作品5篇,在《散文百家》出版個人成長寫作專集。
【寫作感言】
世間的花朵風情萬種,各有千秋,在寫作中也是如此,不同的作者會有不一樣的風格,綻放著不一樣的芬芳。而我想像荷花一樣,盛開在自己的世界里,吐露心底那份最真實的歡喜與憂傷。在春風秋雨之中,在校園和生活里,在人生的征途上,用一篇篇的文章記錄著自己的蛻變和成長。
【獲獎理由】
王珈雯同學善于思考,勤于寫作,她對于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有深入而縝密的思考,并將其轉化為文字,這樣的勤奮積累是大多數中學生所難以做到的。有了這樣的基礎,將來無論是從事專業的文學寫作還是從事與文字有關的其他工作,都是受用不盡的。
王珈雯(山東省濟寧市育才中學高二)
在人生的漫漫征途中,我們要走過太多太多的地方,有的如夏花一般絢麗多彩,有的又如秋葉一般靜雅美妙。但是,總有一些地方會被我們印刻在心底,盡管已經千萬次地踏入,可在另一個時間也會產生另一種感觸,看到另一幅風景。
在我的學校對面,矗著一座大廈,雖然他被人們稱之為“廣播大廈”,但比起身旁林立的高樓,卻顯的遜色了很多。這座大廈的歷史已經十分悠久,它見證了我們學校建成以來的一步步成功,一片片輝煌。無論風吹雨打,還是電閃雷鳴,都屹立不倒地挺在原地,像是在做我們最堅強的后盾。
每天到了大課間的時候,我便會伸著愜意的懶腰,扭頭向窗外望去,可見“廣播大廈”日漸蒼老的模樣。頭頂上原本鮮艷的亮紅色早已褪去了光彩,乳白色的墻壁在歲月的洗禮中也如一張張老照片般泛黃,尤其是它腰部那一圈藍綠色的寶石,不知怎么的也漸漸收起了往日的霸道與囂張,不在那么耀眼奪目,只是乖乖地作為陪襯掛在大廈的中央。以前鶴立雞群,洋洋自得的大廈不僅沒有光鮮亮麗的外表,連身高的優勢也慢慢消失,喪失了年輕時的活力,只得每日在感嘆時光匆匆中愁眉苦臉地杞人憂天。而它這一副日益衰老的臉龐也會勾起我心頭的憂傷,使我不愿再去欣賞它的過往。于是,我開始把頭轉向另一邊,觀看操場上激烈的籃球比賽,花叢里優美的蝴蝶獨舞,還有天空間肆意的白云游蕩。就這樣,我逐漸忘卻了學校對面那座古老的大廈,更想去別處尋覓新的陽光。
不過,那一次考試,那一個偶然,又讓我重拾對大廈的美好幻想,在這熟悉的地方發現了別樣的風光。
一天上午,“嘀嗒、嘀嗒”的鐘聲在我耳邊作響,我習慣性地從口袋里拿出一包紙巾,抽出其中的一張擦拭著臉上的汗水。時間在一分一秒地流逝,而我也把手中的筆握得越來越緊,直直地盯著眼前的試卷,對那個從一開始就不把握的選擇糾結不已,猶豫不決。我一遍又一遍地在腦海中搜索著問題的答案。可是絞盡腦汁也找尋不到清晰的記憶。我自我安慰著使自己安靜了下來,幾次深呼吸之后感覺全身上下都放松了許多。就在收卷前的兩分鐘,一個解答猛然間出現,那正是我苦苦尋找的答案,我激動地寫在了答題卡上,緩緩地放下了筆,又擦了擦手中的汗,不由自主地向窗外望去,而浮現在眼前的畫面卻讓我不禁連連贊嘆。
那時正值中午時分,縷縷陽光散在紅色的屋頂上,原已暗淡的瓦片泛起橘黃色的光芒,墻壁外面像是鍍上了一層金片,在瞬時間散去了冰冷的臉龐,給人一種溫馨的感覺,使我的心頭放下了考試的緊張,有一股暖意如微波般蕩漾。那一串閃亮的藍寶石,享受著幸福的日光浴,又恢復了以往張揚的特色,在似火的驕陽之下更顯光彩熠熠,神采飛揚。就連昔日里窗前那幾顆不起眼的柳樹,都像是被太陽賦予了新的生命,隨著僅有的一點暖風搖曳著身姿,向著蔚藍的天空,歡快的鳥兒揮手,露出一抹生機盎然的微笑。
當我沉浸在窗外別樣的美景中時,交卷的鈴聲突然打響,我自信滿滿地交上了考卷,憶起在剛才過去的不到幾分鐘的時間里所看到的一切,那一切是那么熟悉,又是那么陌生。考試結束后,我獨自一人佇立在窗前,停留了很久很久,沒有離開。
我不知道是因為我處于比平常的教室高了兩層樓的地方,才讓我在無意間大飽眼福,還是因為我在思考出正確答案后的放松心情,才讓我想象出了那一幅風光燦爛的美景。直到現在,我仍然不知道究竟是為何,不知道那熟悉又陌生的風光是源于何方。但是,在我內心深處,我清楚地明白,是這熟悉的地方渲染了別樣的風光,而這別樣的風光又成就了這熟悉的地方。
在我們的人生旅途中,總會有一些地方是我們走過了千遍萬遍,令我們永生難忘的。也許又有時我們會厭倦了這種反復無常,會因自己對一個地方太過于熟悉而不愿再去悉心呵護和欣賞。但即使是熟悉的地方,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心境中也會帶給我們不一樣的陽光。
熟悉的城市也會有霓虹片片、繁星點點的異彩,熟悉的街道也會有疏林如畫、旭日燦然的光澤,熟悉的房屋也會在四季變換、時代更迭之中仍然生生不息。換一種眼光,換一種心情,在熟悉的地方也會看到別樣的風光。
(現場決賽作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