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徐藝展,女,山東日照市莒縣第二高級中學高二學生,校文學社社長,日照市作家協會會員。她喜歡寫作、演講、主持、舞蹈和鋼琴,從小學四年級開始發表作品,在《中國中學生報》《散文百家》《日照日報》等報刊發表作品近20篇。
【寫作感言】
一本本好書,一篇篇文章,如同顆顆璀璨的星星照亮我前行的路,映照著生命中的每一天。我喜歡讀書,也喜歡寫作。如果說讀書是養氣,是輸入,那么寫作則是釋放,是輸出。是什么樣的人,讀了什么樣的書,便會寫出什么樣的文章來。氣不同,文章的風格也就大不相同。
【獲獎理由】
徐藝展是個勤奮的同學,她的寫作既有一般中學生課內作文的平實、嚴謹,也涌動著文學與理性的精神。寬廣的閱讀面一方面擴大了她的視野,積累了更多的寫作素材;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她的鑒賞能力和思想水平,使她的寫作更具深度。
負其苦難,載其重量
一葉輕舟載不動李易安的愁緒,沒有厚度的人生負不起苦難后的榮耀。只有忍住無由苦痛,才能登臨絕頂,靜候花開。
負重,意味著苦盡甘來。如果你覺得生活很輕松,那你只是在走下坡路,因為上坡路,永遠是艱難崎嶇、荊棘滿道。在剛剛過去的世錦賽中,一個名字震驚泳壇、轟動世界——他是孫楊。這個名字上一次進入人們的視野,是他被開除國家隊的消息。但他并沒有一蹶不振,就此放棄,而是選擇心無旁騖,潛心訓練,終于在賽場上,王者歸來。若沒有他頂住苦痛,中國國旗也不會在那場比賽的領獎臺上升起。那顆負重的心,是千萬中國人的驕傲;那段負重的人生,是千萬中國魂的力量。
負重,意味著堅持自我。當輿論的壓力如洪水猛獸般向你襲來,有人會選擇隨波逐流,但也有人,會孤注一擲,守住本真。小S就是后者。從小她就被姐姐的光環籠罩著。親友們善良的,就告訴她:“你姐姐長得也比你漂亮,唱歌也比你好聽,你還要好好加油哦!”還有一些人指著她的鼻子對她說:“你還是別做你的明星夢了,你根本不可能的。”可她并沒有因旁人的言語而改變夢想,反而去整牙,然后更加努力地去鍛煉口才。她堅持了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最后成為臺灣數一數二的女主持人。正是因為她承受住了閑言碎語,然后把它們當做對自己的鼓勵,才有了她現在來之不易的成就。在人云亦云中,不要為他人言語所左右,要看清楚烏云背后那微弱的陽光,去奔跑,去追逐,去向世界證明:我可以!《了不起的蓋茨比》中有這樣一段話:“在批評別人之前一定要三思,因為并不是每個人都擁有你所擁有的優越條件。”但只有經得住打擊,才能讓生命更加光彩奪目。
負重,意味著知足心安。蘇軾曾被貶于南蠻荒涼之地,卻在聽罷柔奴的一曲后,感慨萬千,啟唇緩緩道出:“此心安處是吾鄉。”對啊,在人生的低谷,急躁彷徨是無用的,要勿忘心安。守得住繁華,耐得住寂寞。就像彈簧,被壓得越低,反彈的就越高,反彈的沖力也就越大。低谷時,不灰心,不氣餒;高峰時,不驕傲,不膨脹。無愧于心,如此,便好。
若你能忍住苦難,那便自然載得起榮耀的重量。不要擔心,路終會到達,花自然會開。
詩與歲月同歌
——致每一個曾有夢和正有夢的我們
“那時我們有夢,關于文學,關于未來,關于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我們深夜飲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夢破碎的聲音。”這是創作這首歌的靈感。
聽了《詩與歲月同歌》這首歌,我覺得自己一定要為這首歌寫一篇文章,不為其他,純粹為了感謝這首歌。寫這篇文章,我不想用過多華麗的詞藻,只是想到哪里寫到哪里,寫我心中最真實的感受。
初聽這首歌時,我便一發不可收拾地愛上了這首歌,這首歌,有一種淡淡的民謠的感覺。以前,對民謠沒有太清晰的概念,現在卻覺得,我能聽到民謠這種音樂風格,真幸運。我覺得,民謠是獨自一人旅行途中最適合的伴侶,沒有商業利益,沒有無病呻吟的情歌的矯揉造作,沒有搖滾的撕心裂肺,只是為了尋找心中的那方凈土,追尋心中的那個夢。
夢,挺抽象的一個概念。那么,夢是什么?
夢,是月,因它有圓有缺;夢,是海,因它有起有落;夢,是花,因它有開有謝。雖然教科書上說的好,要有夢想并為之不懈追求。可是,家長允許嗎?他們認為,我們這個年齡就應該好好念書,然后考一所好的大學,這些天馬行空、虛無縹緲、不切實際的夢,連想都不能想。即使家長允許了,我們也在那無數個沒有夢的日日夜夜里,被磨平了棱角,習慣什么事情都按部就班地來,漸漸忘記了自己真正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可是,我不甘心于這樣的束縛,明知自己如此渺小如此平凡,但還是想跟隨內心的聲音追逐。我有許多夢,漢服夢,古風夢……剛剛過去的這個暑假,身邊大多數人都往涼快的北方跑,我卻固執地去了江南,因為我知道,這個暑假不去,再去,會是很多年后。帶著漢服,我跨越了千山萬水,來到了心心念念的水鄉。在那不長的一個星期里,我參觀了很多園林、古鎮,特別是,我參觀了我三年前就立志要考的大學——浙江大學,內心深處的某個最柔軟的地方似乎在一點一點被喚醒。
站在河畔小橋旁,看著行云流水,嗅著繞梁的藤蘿香,聽著悠揚絲竹襯著戲子的咿咿呀呀,和弦入夢鄉。誰在靜看,燕子啄小窗;誰在哼唱,古鎮的過往?石階長長,似乎通向我的夢想;圍墻斑駁,似乎刻著我的過往。我記得,劉禹錫曾醉心江南“日暮江南聞竹枝, 南人行樂北人悲”;我記得,蘇東坡曾遙望江南“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我記得,李清照曾感懷江南“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我記得,納蘭容若曾贊嘆江南“燕子磯頭紅蓼月,烏衣巷口綠楊煙,風景憶當年”……風輕揚,水搖晃,小鎮人來人往,橋頭人熙攘,橋下人相望,枝頭灑落夏的余香。我第一次,如此接近我的夢想。
長這么大,我游歷過一些地方,品味過不同的風景,到過北京,去過浙江,而我去這兩個地方竟都是為了同一個原因——去北京因為看一場古風演唱會,盡管為了一些世人并不熟知而我卻視為生命的古風歌手簽名而熬到半夜一點多;去江南,則是為了親眼見到那些古風歌曲中描繪的如此溫婉的景色。眼前的景色一處處變換,不禁引起我的思考——我為何對古風如此執念?
回到家后,我思索良久——原來,只是為了一個字,“夢”——只是為了心中最純凈的那一隅。
沒有夢想的人是可悲的,有夢想卻不去追尋的人是更可悲的,我只想自始至終堅定同一個夢想并一直堅持下去,無論別人怎么看,就像整個中華民族都在努力追尋中國夢一樣。夢想,是不論大小的,正如這首歌中唱的那樣,“一樣平凡一樣獨特,光彩耀目或隱忍沉默”,夢想,都是值得尊敬的。也許你的夢想會實現,等到夢想真正實現的那一天,那種堅持了許久、忍受了很久異樣目光終于換來夢想實現的感覺,恕我筆拙,難以用語言來形容。倘若夢想沒有實現,像歌中那樣“那個你卻再無人記得”,你也不得不承認在命運面前,自己終究如大海中的孤舟般渺小。但是,當你回想起這段曾為了夢想不撞南墻不回頭的歲月,你會想笑,更多的,是想哭,想感謝那時的自己,“路過的青川孤島都曾喚作天真,愿每個你,都被歲月溫柔以待”。
最后我想用這首歌的最后一句歌詞結尾:萬千人里,你是哪個?萬千人里,你是哪個!萬千人里,你是哪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