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球速体育官方网站
歡迎登陸文心雕龍杯大賽官方網(wǎng)站

文心雕龍杯全國校園文學(xué)藝術(shù)大賽

當(dāng)前位置: 首頁 > 文學(xué)新苗 >

第十屆文心雕龍杯全國十佳校園小作家宋芊鈺

時間:2017-09-01 11:53來源:大賽組委會 作者:宋芊鈺 點擊:
【 個人簡介 】 宋芊鈺,女, 2001 年 4 月出生,天津市南開中學(xué)高一學(xué)生。 8 歲開始作品,迄今已在全國及省市級報刊發(fā)表文章 200 多篇,并多次獲得全國省市寫作獎項。 2013 年 3 月,

個人簡介

宋芊鈺,女,20014月出生,天津市南開中學(xué)高一學(xué)生。8歲開始作品,迄今已在全國及省市級報刊發(fā)表文章200多篇,并多次獲得全國省市寫作獎項。20133月,第一部小說《最后一只寒冰兔》出版。201310月,第二部小說《貓與少女》由新蕾出版社出版,著名作家金波為此書寫序,受到著名作家曹文軒的好評。201412月,12萬字的小說《路口》完稿。20167月,小說《失語的飛魚》出版,受到各界好評。

 

寫作感言

寫作于我來講,更像是一個出口。日本作家村上春樹說:“事物必須兼具入口和出口。”

我自出生以來,一直都是一個接受者,可有一天,我有了自己的思想,我需要一個出口供我發(fā)泄,任我年少輕狂揮筆成文,而寫作就是這樣的一個出口。或許寫作的目的很純粹,就是以心感知這個世界,以我手寫我心。爾后才會發(fā)覺,寫作是寫一個人的感覺,是一個人創(chuàng)造精神世界的心路歷程,是一個人對于他生命的輸出。

 

獲獎理由

她用自己的眼睛觀察世界,用筆感知世界,她的作品使自己飛揚跋扈的情感逐漸沉積,變?yōu)橐环N奇異的安詳。時光流逝,卻仍能使她心安,文字一旦落在紙上,過往的歲月便不會白費,不會失落,不會悵然,因為在過往時日中那些傷心遺憾之事,都會成為她動筆的理由。她的文字來自讀書和思考,往往顯得厚重、獨到和深刻,使人真切地看到一個善于讀書、善于思考、擅長寫作的風(fēng)華少年。
 

不走尋常路

宋芊鈺天津市南開中學(xué)高一

 

凡有所執(zhí),必有所癡,強極則辱,慧極必傷。

                                                                        ——題記

我在這條路上走了多久了?十五年了。還要繼續(xù)走下去嗎?當(dāng)然。在那年秋季枯燥、灰暗而瞑寂的某個長日里,沉重的云層低懸于蒼穹之下,我站在這片陰暗的、異域般的土地上,告訴自己,我終久要活成自己期許的樣子。

我是一個古怪的女孩。小時候母親曾經(jīng)告訴我,女孩子的一生應(yīng)該起來庸自纖纖手,舉案齊眉,相夫教子。我說,我不,我要執(zhí)筆成文,提筆為武,我要寫自己的文章,走自己的路。

曾經(jīng),我被視為一個古怪而偏執(zhí)的孩子。年復(fù)一年,粽葉飄香,親友歡聚一堂,在粽香中,我眼前總能幻出一位國士的臉,千古汨羅水,燒痛了喉嚨,灼傷了眼睛,聞著那棕香,我總能流下別人不解的淚。我在不適宜的年齡便養(yǎng)成了言少寡歡的性格,在自己的世界里兀自生長,我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見識,甚至曾因此被視為怪胎。然而,只有我自己知道,一切努力全然出自我的“作家夢”和那一簾癡想。

我走了自己規(guī)定的路,我渴望成為一個作家,于是在童年時代,我和整個世界背道而馳。我把自己關(guān)在書房里,不分白天晝夜,寫出來的文章,大人們也不甚理解。六年級那年,我告訴母親,我要寫一本小說,她一笑了之,不置可否。那時候,我問自己:“你為什么要走這條路?”因為我希望擁有一個不一樣的人生,我不希望跟別人活得一樣。

那一年,我用了六個月的時間,寫出了六萬字的小說,發(fā)行1.2萬冊。同年,我出版了第二部小說,接受了主流媒體的采訪。在一片期許和羨慕中,我心如止水。

“你還要堅持嗎?”要。“你已經(jīng)堅持了多久?”十二年。背過鏡頭,在冬日寒夜里,我輕聲問自己。窗外是鵝毛般的大雪,天冷了。我似乎在一片浩渺遼遠(yuǎn)的黑暗中看到了第一縷黎明的曙光——近了,近了,我想要的人生,我多年來期許的一切,似乎就在一個遙遠(yuǎn)的彼岸,像我偷來希望的溫存。那一刻,我哭出了聲。

微茫的成功里,幻出我曾經(jīng)努力的幻影。我記得,我曾提筆伏案至凌晨五點,我曾枕書達旦、咖啡飄香。我曾用整個童年漫游浩瀚的書海。稚兒擎瓜柳棚下,細(xì)犬逐蝶窄巷中,人間繁華多笑語,笑語中,我一個人站在黑暗里,孤獨為伴,夢想以航,除了一個大而空的“作家夢”外一無所有。曾經(jīng),他人笑我古怪偏執(zhí),如今我用成績告訴他們,我的夢想絕非空想。

其實,哪里只是逐夢那么簡單。我只是不希望……和別人活成同一個模樣。性情乖僻,又沒有一張討喜的臉蛋,努力若此只是不甘平庸。這世上有千百種人,窮盡一生大都活成了一個樣子。我想要的,便是從童年時代的特立獨行,我想要屬于我一人的人生,不甘重蹈覆轍,把短短一世活成他人。你說我偏執(zhí)也好,古怪也罷,我終究走在一條滿覆荊棘的路上,和人潮背道而馳。但這條路,是我自己選的,不走尋常路,我創(chuàng)新了整個人生。

任你雨橫風(fēng)狂三月暮,看我何妨吟嘯且徐行,誰怕?我既非智者,也無法做梟雄,只渴望青燈黃卷,簞紋燈影,漁村蟹舍,暮鼓晨鐘。說到底,我希望活成自己。

所感所言,所執(zhí)所癡,皆有因。今日,對著星海迷茫,我問自己:“你還要走下去嗎?”要的。一個女孩子為什么要這么拼命?因為,我要活出自己的人生。哪怕希望渺茫,哪怕這條路從一開始就通往了懸崖,我還會走下去,選擇文學(xué)選擇孤獨,同時,我選擇了自己的人生。

如今,坐在黑夜里,窗外是一片迷蒙,樓宇隱沒在黑夜之中,然而遠(yuǎn)處還在繁華叫囂,孤獨大抵就是這么個東西。從我選擇走上這條不同他人的路開始,一直是這個感覺。

什么不走尋常路,說到底,終究是我選擇了自己的人生,活成了自己。

 

隙中窺月,得其靜謐

宋芊鈺天津市南開中學(xué)高一

 

讀書的人,是不大談讀書的。這或許是因為讀過的書越多,越可以清楚認(rèn)識自身的淺薄,因為淺薄,所以就羞于啟齒了。而今,獲了獎,不得不寫上幾筆,也只是希望能激勵更多風(fēng)華正茂的少年。讀書是個漫長的過程,路漫漫而修遠(yuǎn)兮,還需上下求索。

我不曾想過會獲天津市十佳讀書少年的獎,參加比賽時,也是心下坦然,毫不在意似的。要說感受,自然是驚訝于讀書這件事慢慢趨于低齡化,喜愛讀書的幼兒越來越多,是值得慶幸的。比賽分為筆試、口試和演講三個部分,心下了然,似乎是須臾之間就做好的事,如今想來,竟沒了什么印象。腦海中所幻出的,皆是自己讀書時的情境。

挑燈夜讀是經(jīng)常,坐在顛簸的車上捧書也是常事。對書自幼有種不知所以的熱愛,隨著這種熱愛,便慢慢將閱讀化為習(xí)慣。

后來,隨著年齡的增長,讀書也漸入佳境,如癡如醉。有時合上書,無比詫異,總覺得讀完一本書便是度過了一種人生,自然想到——“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生而為人,活在這珍貴的人間,也不過幾十年,單單經(jīng)歷一種人生,我是不滿足的。可是讀了千百本書,自然就有千百種靈魂鑄入你的體內(nèi),在心靈深處抽枝發(fā)芽,開花結(jié)果,你也仿佛在讀一本書的功夫里,經(jīng)歷了另一種人生。

張潮說:“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老年讀書如臺上玩月。”玩月也好,窺月也罷,讀書是一個讓人抬頭的過程。抬起頭你才能看到萬里無云的夜空中那一輪圓月,于是嘴角微微泛起笑意。抬起頭看了月亮,腳下自然也邁開了步子。

胡適說得好:“怕什么真理無窮,進一步有一步的歡喜。”

 


 

 
(責(zé)任編輯:華麗)
------分隔線----------------------------
欄目列表
推薦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