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球速体育官方网站
歡迎登陸文心雕龍杯大賽官方網站

文心雕龍杯全國校園文學藝術大賽

當前位置: 首頁 > 專家輔導 >

賞讀《文心雕龍》,探求寫作真諦

時間:2013-10-06 21:58來源:本站原創 作者:大賽組委會 點擊:
劉勰 (約 公元 465520) , 字彥和, 南朝 梁人 , 東莞莒人 , 即今山東省莒縣。 曾官縣令、 步兵校尉、宮中通事舍人,頗有清名。然其名未以官顯,卻以文彰。據《梁書 劉勰傳》記

劉勰(約公元465—520),字彥和,南朝梁人,“東莞莒人”,即今山東省莒縣。曾官縣令、 步兵校尉、宮中通事舍人,頗有清名。然其名未以官顯,卻以文彰。據《梁書·劉勰傳》記載,劉勰早年家境貧寒,篤志好學,終生未娶。曾寄居江蘇鎮江,在鐘山的南定林寺里,跟隨僧佑研讀佛書及儒家經典,32歲時開始寫《文心雕龍》,歷時五年,終于書成我國最早的文學評論巨著奠定了他在中國文學史上和文學批評史上不可或缺的地位。

劉勰用文心雕龍作為書名,是把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與藝術形式高度統一而言的,文心屬于運思謀篇,雕龍屬于雕琢文辭,突出概括了作者的文學觀點。

   《文心雕龍》共10卷,50篇。原分上﹑下部,各25篇。全書包括四個重要方面。

    上部從《原道》至《辨騷》的5篇,是全書的綱領,而其核心則是《原道》《徵圣》《宗經》3篇要求一切要本之,稽諸,宗之經。

    從《明詩》到《書記》的20篇論文序筆為中心,對各種文體源流及作家﹑作品逐一進行研究和評價。

    以有韻文為對象的論文部分中以《明詩》《樂府》《詮賦》等篇較重要以無韻文為對象的“序筆”部分中則以《史傳》《諸子》《論說》等篇意義較大。

    下部從《神思》到《物色》的20篇(《時序》不計在內)剖情析采為中心,重點研究有關創作過程中各個方面的問題是創作論。

    《時序》《才略》《知音》《程器》等4篇﹐則主要是文學史論和批評鑒賞論。下部的這兩個部分,是全書最主要的精華所在。以上四個方面共49篇加上最後敘述作者寫作此書的動機﹑態度﹑原則,共50篇。書超前人,體大而慮周,風格迥異,獨樹一幟,對后世影響頗大。

    《文心雕龍》從生活是文學創作的源泉、積累是文學創作的準備、對于作品的自然真實、內容與形式要和諧統一、寫作的構思與想象、對于創作中物、情、辭的關系、創作的個性和風格等方面均作了經典性的闡述,在文學史上已歷經1500多年而光芒四射。雖然時光流逝,但是作為國學的重要典籍與中國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經典,即使在今天全球化的電子傳播時代,其博大精深的人文蘊涵與思想光彩,依然歷久彌鮮,生生不息。同時用駢文寫成,情辭俱佳,金聲玉振,益人神智,涵修心靈。現在來認真研讀它,用自己民族語言獨特的表現藝術關照寫作,對我們的寫作具有很重要的指導意義。

 

(責任編輯:文心雕龍杯大賽辦)
------分隔線----------------------------
發布者資料
榮軍 查看詳細資料 發送留言 加為好友 用戶等級:高級會員 注冊時間:1970-01-01 08:01 最后登錄:2015-05-06 09:05
欄目列表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