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球速体育官方网站
歡迎登陸文心雕龍杯大賽官方網站

文心雕龍杯全國校園文學藝術大賽

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新苗 >

第十屆文心雕龍杯全國十佳校園小作家何赟兒

時間:2017-09-01 15:18來源:大賽組委會 作者:何赟兒 點擊:
【個人簡介】 何赟兒,女,筆名云河,浙江海鹽元濟高級中學高一學生,校文學社成員,嘉興市作家協會會員,浙江省少年文學新星、浙江省作家協會少年文學分會會員。在市級以上征

 

【個人簡介】

何赟兒,女,筆名云河,浙江海鹽元濟高級中學高一學生,校文學社成員,嘉興市作家協會會員,浙江省少年文學新星、浙江省作家協會少年文學分會會員。在市級以上征文競賽中獲獎20余次,在《中國校園文學》《課堂內外·創新作文》《中學生》《讀者·校園版》《中學生天地》《新作文》《學習報》《少年兒童故事報》等報刊上發表文章近40篇。201610月,出版個人文集《云和南山》,入圍《浙江省少年文學新星叢書》。

 

寫作感言】

對于文學,我總有一股較真勁兒。為了能寫好文章,小學和初中時,我背了不少比喻句,寫文章時便常套用一二,總覺得整篇文章都浸泡在比喻里,讀上去才夠美。隨著年齡增長,我發現文章打動人的,并不僅僅是語言,更是文章背后的故事、情懷和感悟。經歷世間更多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我覺得,家鄉的一座將拆的老橋,老城墻上匆匆的飛雁,或是滿載著記憶的老房子,都是看似平淡無奇、卻飽含深情的題材。十多年來,文字一直伴隨我成長。

 

【獲獎理由】

她有一個美麗的夢想,用文字托起自己的人生。幸運地,她已邁出了漫漫長征路的第一步,對于各種文學體裁如小說、散文、雜文、劇本等多所嘗試,她的文字記錄了旅途中每一段或陰或晴或雨或雪的歷程,記錄了成長過程中點點滴滴,用平凡質樸卻恬淡真切的句子,演繹著一段又一段歲月,有一定的思想深度,語言清新流麗,韻味無窮。

 

有花

 

何赟兒(浙江省海鹽元濟高級中學高一

 

    仲夏的傍晚格外難熬。天色灰暗中透出昏黃。細微的風搖不動慵懶的葉,惟有半醒的知了伏在樹干上呻吟。我放下筆。做了一天練習,已然有些倦了,即使在空調房依舊累得發昏。我站起身,可看著桌上的練習冊,復又不甘心地坐下,然后再起身,放棄抵抗一般,決定到樓下走走。

無論是高層,還是別墅,小區的建筑都很漂亮,再加上許多種類綠色喬木的點綴,忽倒覺得身處其中也未有想象中那么悶。走了大約十分鐘,突然在別墅區的萬綠叢中發現了一點紅——紅得絢爛如霞,但又不甚艷麗,一朵朵花挨挨擠擠成一叢,在綠色中顯眼而又蓬勃。

這是一種我叫不上名字的夏花。

我忽然想到“生如夏花”四個字。雖然一時想不起是誰說的,但卻讓我在一瞬間就喜愛上了這些瑰麗的精靈。我伸出手,想摘一朵下來,可剛觸到花莖又覺得不好;縮回手,卻本能地留戀那一朵生機,似有不舍。霎時間,我如同糾結體一般,手僵在空中,向著那朵嫣紅猶豫不決。鞋尖點著地,我的決定來得格外慢——等知了的曲兒都唱累了,我才慢慢放下手,轉身,決意再去別的地方走走。光散步顯得有些單調,我便哼起了歌,卻不自覺想到了那兩句:“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于是有些懵懂,又有些了然,我折回身去,小心翼翼地將那叢里開得最盛的一朵花連同一段莖一起摘下。細嫩的花瓣在風中舒展搖移,顯得那么精神、那么有活力。我將它捧在手心,抬頭,發現仲夏的傍晚,天色雖灰暗中透出昏黃,可仔細看卻能看到隱隱的天光。

是誰說的呢?生如夏花。如今的我,也算得上是一朵“夏花”吧,接受著陽光雨露,在沉悶潮濕但又熱切的空氣里蓬勃生長。“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既是這么好的年紀,又怎可虛度?趁有心、有力,那便多做一些有益的事,莫等歲月流逝、韶光逝去,再空對枝葉,感嘆自己未曾珍惜曾經的美好。

那還等什么呢?走啊,走吧!

我捧著花回到家中,翻開練習冊,埋頭、提筆……仲夏的傍晚也不似想象的那般難熬!

花被擱在了一個小玻璃瓶里,莖浸在水中。瓶子被靜靜地放置在書桌上,如同一個少年的故事——歲月正好,故事正被一頁頁書寫。

 

走過

 

何赟兒(浙江省海鹽元濟高級中學高一

 

比如說,正值大好時光,你打算找個地方完成一次旅行,肯定會選擇沒去過的地方。就好像某句“俏皮話”:一去黃山不看岳,二去黃山只是山,三去黃山“豬頭三”。盡管此話不雅,但道理就是這樣。

再比如,周末閑暇時你準備上網看一部電影。理所當然你會選擇原來沒看過的片子。看過的片子似乎已經失去了新意。后面的內容都知道了,還有什么環環相扣的懸念感?

這些似乎都是人之常情,但我恰恰覺得不對。有些路,你走過了,但再走卻能走出不同的感受。今天就來談談這個。

畢淑敏曾經講述過一個關于她和《海的女兒》的故事。她在不同的年齡階段讀這本書,讀出來的意味不同。小時候的惋惜,青春時的憂愁,再到為人母之后“莫名”擔心起了小美人魚的母親。這樣一個耳熟能詳,似乎已然陳舊的童話故事,卻能隨著她心緒的成熟和變遷煥發出別樣的活力,帶給了她不同角度的感受。李清照少女時才貌雙全、生活悠哉,曾寫下“雁字回時,月滿西樓”的名句。但最終山河破碎,詞人被迫南渡,佳偶不再,生活潦倒。再遇那只雁,再是那番光景,有的卻徒留傷心。同樣的一只雁,在不同的人生階段邂逅,帶來的都是不一樣的感覺。

前兩天去參加英語課外輔導,老師讓我們當堂做一篇完形。我們拿到卷紙后反映“做過了”,只是有些空設的位置可能不一樣,但她依舊堅持讓我們再做一遍。結果是我們的正確率的確不盡人意。同樣的一個故事,曾走過一遍的脈絡,同樣是這一條路,可我們行路途中所背的包裹不一樣了,因此,我們要留心,欣賞的風景不一樣,帶來的反思與收獲也會不一樣。

“世界是共性的。”就像以上那個例子,人生過程,我們都要走過各種各樣的路。曾和朋友一起走路回家,而某天她突然對我說,我們換條路走走吧。我問她為什么,她說原來那條走得厭了。可并不是,每次途經那條路所帶給我的感受都不盡相同。例如晴天走和陰天走不同,春天走和秋天走不同,白天走和晚上走不同,考試考得好走和考試考砸了走又不同。走過一條路,走過一段時光,客觀在路,主觀在人。就像我小時候說吃白粥吃厭了,媽媽對我說,一碗白粥,你可以有很多不同的配菜。

該重走的路還是要重走。電影里,楊子姍重走青春,更加懂得把握年輕的活力;倪妮吃了神奇的巧克力回到十年前,知道了生命中什么該舍棄什么不該舍棄。講這些或許有點假大空,但從我們的生活出發:重做我們的錯題,便也像走過一條老路。是和那篇英語完形一樣火候不夠,還是已真真正正吃透了路邊的風景,測試一下,一目了然。

旅行過一次的地方再重訪一次,或許又是不一樣的感動;看過的電影再看一遍,能對情節的跌宕感觸更深。走過的路不是不走了,走過的路中或許包含著更多寶藏以待挖掘。不要抱怨我曾走過,還有大把時光去走得更深。

 

 

(責任編輯:華麗)
------分隔線----------------------------
欄目列表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