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中國最大的K12在線教育平臺作業幫聯合北京師范大學新媒體傳播研究中心發布我國首個《在線教育平臺學生使用行為與效果分析報告》(以下簡稱“《報告》”)。該報告基于海量數據,對在線教育平臺學生的使用情況和效果進行分析,研究在線教育平臺對中小學生“減負增效”的助益程度。報告顯示,在線教育平臺在落實與促進中小學生“減負增效”上成效顯著,可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學生學習壓力,提高學習興趣,并有助于學生學習效果提升。
據介紹,《報告》基于120萬條作業幫用戶在線行為數據(數據已進行隱私和脫敏處理),輔以萬余份實證調研問卷進行交叉驗證,通過對7個細分維度共21個數據指標進行量化統計和分析,得出衡量在線教育平臺減負增效實際成效的指標和結論。
在線教育有助學生學習“減負增效”
中小學生的“減負”問題一直以來都是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焦點。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伴隨著我國基礎教育的迅猛發展,政府相繼出臺了35項減負政策,其中包括針對減負的專項政策11項,涉及減負的相關政策24項。在2018年3月5日召開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更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指出“要著力解決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重的問題”。
《報告》指出,借助諸多優勢,在線教育平臺對于學生“減負”效果顯著。調查結果顯示,53.3%的學生認為在線教育平臺節省了自己的預習、復習時間;55.8%的學生認為在線教育平臺節省了在路上奔波的事件。在減壓方面,65.2%的學生認為在線教育平臺可以減輕考試壓力;56.1%的學生認為在線教育平臺可以減輕上課壓力;50.1%的學生認為在線教育平臺可以減輕作業壓力。此外,58.2%的學生還認為在線教育提升了自己的學習興趣。
在線教育平臺“減壓”效果調查
《報告》強調,“減負”的關鍵并不是單純減少學生的學習時間或學習強度,而是在減少學生不必要的學業負擔的同時,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報告》研究實證表明,在線教育平臺的使用者與非使用者相比,使用者在各個科目上學習效果均有所提升,其中在語文、數學、英語三個科目上學習效果提升更大,用戶對在線教育平臺的使用時長和使用頻率對其學習效果提升均有影響,使用頻率越高,學習效果提升越明顯。這一結果表明,在線教育平臺的使用,能夠明顯為學生學習“增效”。
學生學習感知成績對比,滿分5分
研究數據還顯示,在最近一學期,使用過在線教育平臺學習語文、數學、英語的學生的學習效果提升,均高過沒有學習該科目在線課程的學生,尤其是語文學習效果的提升幅度最大。整體比較而言,小學生、在較高等級城市生活的學生學習效果提升較為明顯。
《報告》分析,小學生處于學生生涯的初始階段,在學習方法和學習技巧上尚處于摸索階段,在線教育平臺的使用可以快速準確地幫助他們解疑答惑,助力其學習效果的提升。特大城市、二線城市的學生使用在線教育平臺,能夠幫助其更好地利用有限的學習時間,進行更高效的學習,學習效果提升較為顯著。
研究還發現,在線教育平臺使用頻率對所有學科學習效果提升均有顯著影響。即學生使用在線教育平臺越頻繁,其學習效果提升越明顯。《報告》分析認為,學生更加頻繁的使用在線教育平臺,重復學習其尚未掌握或已經遺忘的知識點,加深記憶和理解,從而提高學習效果。
人工智能賦能“減負增效”
對于在線教育有助于為學生 “減負增效”的結論,《報告》解釋,在線教育平臺在使用時間上的靈活性,可以滿足學生隨時隨地學習的訴求,幫助學生節省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更為重要的是,在線教育平臺提供的課程內容豐富且個性化十足,可以更有針對性地解決學業難題。在服務上,在線教育平臺提供助教服務等陪伴式的教學方式,不僅幫助中小學生解決了學業上的問題,更有可能在生活上幫助他們,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這些優點使得在線教育在“減負增效”上的表現更具優勢。
作業幫副總裁蘇靜表示,使用靈活、內容豐富、陪伴式服務是在線教育眾多優勢中的一部分,同時也是幫助學生提升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蘇靜以作業幫“拍照搜題”功能舉例介紹,這一功能利用圖像識別、智能題庫、精準檢索等人工智能技術,模擬了學生遇到問題,尋求幫助的學習過程。只要學生用手機對著不會的題目拍照,就能立刻得到題目的詳細解析、知識點講解、相關練習等一整套學習服務,并且覆蓋了從小學到高中的所有學科和課程。
在“拍照搜題”背后,作業幫還借助“人工智能+大數據精準教育”系統,通過收集和分析學生的學習行為,清楚地勾勒出每個學生的用戶畫像,精準掌握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習慣和學習節奏,然后根據學生日常學習習慣,動態地調整教學內容、方式,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最適合自己的教育服務;另一方面,配合作業幫超過32000節的各類課程和各類服務,這一系統還可以長期指導和陪伴學生的學習,逐步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效率,激發學習興趣。
“作業幫此前內部調研,對比學期中使用在線教育的學習效果,超過2000個學生樣本中,大部分學生學習效果較使用前有提高。”蘇靜還介紹,對“作業幫一課”學員進行的自測調研結果顯示,中西部地區和邊遠地區學生在完整進行一個課程包的學習后,自測結果較課程開始時,多數學生均有不同程度提升,其中數學、英語提升最為明顯,物理、語文等其他科目的自測結果提升也比較明顯。
來源:中國教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