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球速体育官方网站

10首歌曲,懷念音樂家賀綠汀

     發布日期: 2020-04-27

10首歌曲,懷念音樂家賀綠汀

 

2020年4月27日,我國近現代著名音樂家、教育家賀綠汀離開我們已經整整21年。出生于1903年的賀綠汀生命歷程幾乎與二十世紀的一百年完全重疊,見證了我國的百年滄桑巨變。在半個多世紀的音樂創作生涯中,共創作了三部大合唱、二十四首合唱、近百首歌曲、六首鋼琴曲、六首管弦樂曲、十多部電影音樂以及一些秧歌劇音樂和器樂獨奏曲,膾炙人口,成為好幾代人共同的記憶。

 

1.《游擊隊之歌》

《游擊隊之歌》是一首進行曲風格的群眾歌曲,創作于1937年,曲調輕快、流暢、生動、活潑,以富于彈性的小軍鼓般的節奏貫穿全曲,既給曲調以進行感,又表達了游擊戰士們巧妙、靈活地與敵人周旋,伺機消滅敵人的典型形象。20世紀90年代初,這首《游擊隊歌》毫無爭議地入選“20世紀華人音樂經典”。

2.《森吉德瑪》

《森吉德瑪》是一首蒙古族短調民歌,以從容徐緩的馬蹄聲般的節奏為背景,以第一個樂句為種子音調,旋律時而高亢激昂,好似青年在高聲呼喚;時而凄惻柔婉,猶如低聲的泣訴。最后以副歌式的、在情緒上具有概括性的附加式曲尾襯腔結束,既突出了青年牧民對森吉德瑪的思念,同時更加深了音樂的孤獨凄涼感。1945年,賀綠汀根據該歌曲改編的具有強烈民族風格的管弦樂作品《森吉德瑪》,成為他管弦樂曲的代表作。

3.《牧童短笛》

《牧童短笛》原名《牧童之笛》,是賀綠汀先生創作的一首鋼琴曲。該曲是音樂界第一首具有鮮明、成熟的中國風格的鋼琴曲,刻畫了完全不同于西方風格的中國田園音畫,是我國近代鋼琴音樂創作上一個具有創造性的范例。1934年,在俄國作曲家齊爾品舉辦的征求中國風味鋼琴曲比賽中,賀綠汀以《牧童短笛》和《搖籃曲》分別獲得一等獎和名譽二等獎,“一”曲成名。

4.《搖籃曲》

作于1934年,原為鋼琴獨奏曲。樂曲采用三段體結構。第一段以優美動聽、真摯純樸的曲調,描繪母親在嬰兒的搖籃邊,輕輕地吟唱搖籃曲,輕拍著心愛的孩子入睡的情景,給你以溫暖之感。第二段仿佛描寫母親因為想到孩子未來的生活情景而心潮澎湃、激動的心情。表現了母愛的偉大!第三段是第一段的再現,把嬰兒平靜地進入夢鄉的意境描繪得十分形象。

5.《晚會》

原名《鬧新年》,是賀綠汀在1934年創作的一首鋼琴曲,1940年改編為管弦樂曲,并通過電臺對蘇聯播出,深獲好評。1943年作者在延安對樂曲作了修改。1949年作者把自己的六首作品編成一部管弦樂組曲,《晚會》為其中一首。樂曲如標題所示,描繪了人們歡天喜地舉行晚會慶祝勝利的情景。

6.《嘉陵江上》

原為賀綠汀為作家端木蕻良的抒情詩《嘉陵江上》譜寫的一首女中音獨唱,作于1939年。

7.《天涯歌女》

廣為傳唱的天涯歌女是1937年中國電影《馬路天使》的主題歌之一,由賀綠汀作曲,田漢作詞,周璇原唱。周璇以此曲紅遍天下,后來甚至以此曲為名演出一部同名電影《天涯歌女》。

8.《四季歌》

原為影片《馬路天使》的插曲。1937年由賀綠汀根據蘇南民歌改編。影片中同樣為周璇演唱,現在我們能聽到鄧麗君、李谷一、龔玥等很多版本。

9.《秋水伊人》

1937張石川導演電影《古塔奇案》上映,片中插曲秋水伊人》,賀綠汀詞曲,由時稱“銀嗓子”的龔秋霞演唱。李谷一、宋祖英、費玉清等都有翻唱作品。

10.《四渡赤水出奇兵》

《四渡赤水出奇兵》是長征組歌中的第四曲。歌詞中表現毛主席用兵如神,紅軍戰士過雪山,涉草地的艱難及其所表現出的鋼鐵意志。

 

賀綠汀是一位對我國音樂事業有重要貢獻的作曲家和音樂評論家,他被稱為中國民族音樂的先行者。民族化是音樂創作的靈魂。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思想觀念、生活習慣,都有自己的文化傳統。音樂,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有著自己發展的軌跡和特點。他承傳了中國傳統音樂文化的精華,并見證了20世紀中國新音樂的發展。他數10年的音樂理論和創作實踐,為我們中華民族的音樂文化發展,提供了十分寶貴的創作經驗和音樂財富。尤其是在民族性音樂創作方面有著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社會意義。

音樂與文學為伴,滌蕩著我們的精神世界。在這個碧空如洗、陽光燦爛的日子里,我們深情懷念音樂巨人賀綠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