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陳令祎,一個來自江蘇省無錫市江南中學初二年級的女孩。從小就對寫作有著獨特感悟的她在老師耐心、細心的指導下,寫作興趣不斷增加,將生活中的點滴經歷串成絲絲感悟,融成篇篇美文。先后發表了《難忘苗家山寨》《尊嚴》《朋友》《光明》等文章。成績優秀的她還喜愛音道綿長的二胡、樂聲清脆的琵琶、筆道工整的歐體書法。2015年7月在第八屆“文心雕龍杯”校園文學寫作大賽中被評為“全國十佳校園文學小作家”。
﹥﹥寫作感言
我是個生長在古運河邊粉墻黛瓦下的女孩,古老的運河不僅承載著我對江南水鄉的濃濃深情,更是我寫作路上的良師益友。緩緩流淌的運河水以她母親般的博大胸懷承載了兩岸人的悠悠歲月,古運河水的這種淡定從容感染著我:寫作需要靜心,平心靜氣才能寫出心之所想,才能在筆尖下流淌出運河水一般精致美妙的文章。古運河告訴我:寫作要善于發散思維,只有展開思維的多條“支流”,才能領悟更多,收獲更多。古運河也教會了我:要去領悟寫作中那宛如河間輕浪般的甜蜜美好。古運河為我提供了數不勝數的寫作素材,為我撐起了一片寫作天地。
﹥﹥作品選萃
菜市里的雪花糕
我時常想起人生中的第一塊雪花糕,那是外婆在菜市上給我買的。我總懷念那種細膩松軟的味蕾體驗,同時也無法忘記那片曾經繁鬧的菜市。
我緊緊地拽著外婆的大手,眨巴著眼睛好奇地看著菜市里新奇的一切:人來人往,水泥地上斜躺著幾片踩爛的、水漬漬的菜葉,空氣中彌漫著鹵肉的香膩、水果的鮮甜,還有蔬菜上附著的泥土氣息,和著高聲的吆喝,雜揉成了一股特殊的、奇妙的菜市味道。外婆蹲下身子一邊頭也不抬地在簍筐中翻揀著青菜,一邊大聲地與皺紋滿布的賣菜老婆婆閑扯著家常雜事。我靠在外婆身邊,靜靜地感受著前所未有的熱鬧。
突然,我的目光停聚在了角落里的一家雜食鋪里:一袋袋的花生、瓜子、開心果整齊地擱置在一張長木桌上,木桌下還有長條的麻花、混著黃豆的泡炒米、小桶裝著的肉干……我眼尖,穿過一大堆的小吃,瞧見了一小盒脂白色的糕點。我砸吧了一下,怯生生地挪著步子,走到了雜食鋪前。老板是個瘦巴巴的年輕婦人,左眼眼角有一小塊小小的黑色斑跡,使她掛滿了笑容的臉看起來越發和氣。我舔了一下嘴唇,凝視著那盒松軟的、細膩的糕點,不時還用余光瞥了瞥那婦人。婦人笑了,將糕點輕輕地推到我面前,說:“原來是個小饞貓盯上了我的雪花糕。不打緊,叫你爸媽付五毛錢,就拿一塊糕去吧。”
我被婦人打趣著,羞紅著臉轉身就朝交談甚歡的外婆喊了幾聲,大聲地告訴外婆:“我想要雪花糕。”外婆與買菜老婆婆這才回過頭來,齊齊望著我。還不等外婆說什么,老婆婆便先發話了,咧開缺了幾顆牙的嘴,“嘶嘶”地透著風,笑著對外婆說:“我說你那小囡怎么一眨眼就不見蹤影了,原來是被香味吸引過去了。”老婦人和外婆相視笑著,我則低垂著頭,默默地啃著手里的一塊雪花糕,怪不好意思的。
每每想到這兒,我自己也會情不自禁地笑起來。可細細回味著,就不再是雪花糕般的清爽甜蜜,而是流溢在齒間的縷縷苦澀:前些年,說是菜市影響市容,把它整個兒拆了。自那時起,我再也沒法去菜市買上一塊雪花糕,細細地去品味其中的甜美了。
那塊小巧迷人的雪花糕一直珍藏在我的記憶深處,我忘不了雪花糕那股甜甜的、糯糯的味道。
一片神秘的凈土——迪恩森林
2014年暑假,我來到著名作家托爾金獲取《魔戒》寫作靈感的神秘區域——迪恩森林一探究竟。這是一片常年不為外人所知的凈土。它位于英國中南部的科茨沃爾德地區附近,幽深而又寧靜的獨特氛圍深深吸引了我。
清晨,駛向迪恩森林的公路上車輛越發稀少,附近的幾處人家零星地分布在金黃的麥野間,碧藍的空中偶爾劃過幾只晨起的鳥兒,它們愉悅的歌聲使你的腦子里不留半分雜念。我已經隱約感受到了一種清凈的氛圍,對森林的興趣越發濃厚了。
通往森林內部的路并不多,且都是隱蔽在雜草間蜿蜒曲折的無名小路。因為剛下了雨,小路上的泥土呈現著炭黑色,極為松軟。去年冬天飄落下的枯枝敗葉此刻都還靜靜地鋪在地上,一腳踩下去,細微的“咔嚓”聲足以在你心頭回蕩。這才是森林的較外部,樹木還比較稀少,依舊有大量的陽光傾瀉下來,照得我心頭暖洋洋的。我繼續踱步向森林內部走去,發現陽光越發稀少了,仿佛森林里的溫度都隨之下降了。“快看快看!”與我同齡的好友突然一把拉住我的手臂,話語中透露著難言的驚喜與激動。我不明所以,只好順著她的目光,向右前方望去。只見一棵合抱粗的參天大樹高高聳立在不遠處的小山坡上,將在它身后的整個森林分成左右兩個“世界”。它的右邊樹木稀疏,一棵棵筆直地矗立著,細瘦而又光滑的樹枝像是呈現著少女般高挑的身材。一束束溫和的陽光從碧綠的葉間緩緩流淌下來,溫柔地沐浴著整個“右半邊”的森林。而左邊則是恰恰相反。擁有著粗糙枝干的矮小樹木如同一位位垂垂老者,斜分出的枝杈扭曲著,交錯著,模樣及其怪異。暗綠色的葉子又濃又密,像一道密不透風的屏障,緊緊地裹住“左半邊”的森林,不允許一縷陽光偷偷地斜射進來。我不禁感嘆這光與影的完美對比,這黑暗與明亮的精彩詮釋,這片生存了幾千年的古老森林,慷慨為我們呈現的竟然是這么一幅靜謐卻也不乏靈動的神秘畫卷。
我帶著激動的心情繼續向森林更深處走去。樹木愈來愈密,亮光也愈來愈少,直到僅有一束細長的陽光頑強地從濃密的葉間照射下來時,我才不得不停下腳步。我環顧四周,發現這里的樹木相比之前更為高大,樹枝的形狀卻也更加奇特、怪異了。有的樹枝細長,宛如瀑布一般直直地沖向地面,卻又在離地面約有一指長的時候,緩緩地向前方延伸,宛如一條躲藏在枯葉叢中的棕色的細蛇。有的枝干盤曲,纏繞著,緊擁著,打著卷兒向四面八方伸出,稀少的暗綠色樹葉色澤暗淡,孤零零地懸掛在扭曲的樹枝上。更有的枝干極為粗壯,樹根處約要三至四人合抱,伸展出的樹枝上掛滿了又厚又大的樹葉,遮住了我視野中的半邊天。這樣一棵如同巨大蘑菇云一般的樹,想必沒有幾百年是生長不出來的,不然怎會有如此雄壯的氣魄。
正當我對這些奇形怪狀的樹木嘆為觀止時,一陣“窸窣”聲從遠處急奔而來,一個瘦小、拖著條毛茸茸大尾巴的棕色身影若隱若現,我抬頭一看,是松鼠!只見它在我面前的枯葉叢中卷起一陣淡薄的塵埃,不曾停留半刻,就飛奔而去,失去了蹤影。我心里有些不甘,不甘讓松鼠就這樣溜走,于是一路跟蹤,雙眼緊盯地面,細細地搜尋著。突然,一陣凹凸不平的不適感從我的腳心傳來,我立即停下腳步,緩緩地蹲了下來,小心翼翼地翻開枯黃的樹葉,驚異地發現底下竟埋藏著幾顆小巧的松果。這些棕褐色的小松果安靜地躺在肥沃的泥地上,果殼已被磕成了兩半,果心也已是空蕩蕩的了。我的目光沿著松果被磕開的細小邊緣,似乎還能隱約瞧見松鼠那雙靈巧小手撥弄時留下的淡淡痕跡。迪恩森林不僅擁有著美麗、神奇的自然景觀,更是為動物們提供了一個遠離世俗、安居樂業的美好家園。
我久久地佇立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感悟存留在這里的千百年自然魅力,欣賞這一派大自然的精美杰作,體會動物與自然的完美結合。我是多么希望,這片神秘的森林能夠世代長存,讓片神秘的凈土永遠寧靜、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