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在第十屆“文心雕龍杯”全國中小學校園文學藝術大賽在京舉辦現場決賽之際,全國中小學藝術教育論壇同期召開。著名書法家、作家、中國美術出版總社總編輯林陽,著名語文專家、中國教育學會中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中國教育科學院張鵬舉,第十屆全國文代會代表、四川大學客座教授藍天果,詩人、校園文學專家、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校園文學委員會秘書長王世龍,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校園文學委員會副會長張澤等專家學者,與來自全國各地的100余位中小學文學藝術指導教師齊聚一堂,一起交流、總結文學藝術教育先進經驗及有效做法,探討中小學文學藝術教育對人生成長的意義。
今年適逢“文心雕龍杯”校園文學藝術大賽十周年,與會專家與教師代表紛紛對大賽的十年成功表示祝賀。
在聽取了張澤關于大賽工作的匯報之后,大家一致認為:把組織參賽和校園文學社團活動、語文教學有機結合起來,有效地調動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從而為完善學校課程資源開發提供了一個有效的補充,為語文教育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發揮出了大賽獨特的作用。
林陽結合自己的成長經歷暢談了讀書、寫作與對人生境界的提升體驗。他說自己的成長就是得益于讀書,特別是文學作品,讀《茶花女》多次淚流滿面。讀書是寫作的關鍵,而不斷的閱讀與寫作才是修心之道、思想境界提升之道。
張鵬舉說,舉辦大賽是開展校園文學活動的一個有效舉措。他認為,校園文學對于功利性的升學看似無用,但對于青少年成長來說實則大用。隨著社會的發展、科學的進步,我們的教育僅僅靠傳授課本知識提升學生文化素養是不夠的。人與人的差距主要是精神的差距,文學可以使人在感受美的熏陶中提升素養和境界。
藍天果介紹了他作為四川代表參加中國文聯第十次大會的感受,盛贊習主席強調的“文運同國運相牽,文脈同國脈相連”等觀點。校園文學是當代文學發展的基礎,校園小作家和校園小藝術家是未來文藝家的后備軍。做校園文學藝術的事業,意義深遠,功在千秋。
天津南開中學語文教研組長王蕊認為,尊重母語,傳承母語生成的文學是語文老師的職責,也是學校文化發展的核心內容。在舉辦大賽的同時舉行校園文學藝術教育論壇為教師的專業成長又搭建了一個好平臺,也增加了大賽活動的學術含量。老師們不僅僅是帶領學生參加決賽得到一個獎項,更重要的是通過交流獲得了文學藝術教育的新理念和做法。
濟南稼軒中學李洪峰老師是一位“龍學”愛好者,他向大家分享了自己研讀《文心雕龍》的體驗與收獲,他說在語文教學上取得了很多成果,也出版多本專著圖書,得益于《文心雕龍》的啟迪和營養。用“文心雕龍”冠名舉辦大賽,寓意深刻,非常喜歡。
東營河口區一中孔令波、東平高級中學牛甜甜分別介紹了學校如何重視文學藝術教育、開展文學社團活動所取得的經驗,分享了參加“文心雕龍杯”大賽學生獲獎而取得高校自主招生資格、降分錄取的成果。
最后,王世龍向大家介紹了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校園文學委員會的工作情況,他說,我們以課題研究為抓手,培養一支視野開闊、具有科研能力的文學教育教師隊伍,促進文學教育教學辦學特色的形成。從幫助學校辦好一流的校園文學社團和社報社刊入手,發揮校園文學社團的優勢,建立“文學特長生培養基地”,指導制定文學特長生培養計劃與實施方案,通過設置特長生文學讀寫課程、參加寫作競賽、文學名家名師指導培訓、整理作品發表與出版等,為文學特長生提供特殊的服務,并在高考自主招生方面予以指導、推薦。通過培養校園小作家、小詩人,激發全體學生寫作興趣,帶動整體文學素養的提高。“文心雕龍杯”大賽鼓勵、倡導學生按照文學創作的情感心理和思維去自主寫作,不局限于一般的作文套路模式,有利于從小培養學生敢于創新的思維品質和母語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