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9日,由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校園文學委員會主辦的全國校園文學工作會議暨常務理事會在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召開。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會長白燁,中國教育學會中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理事長顧之川,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兼校園文學委員會會長吳思敬,《文藝報》副總編胡軍,《光明日報》文藝部副主任李宏偉,《中國教育報》編輯記者張樹偉,《中華讀書報》編輯記者舒晉瑜,校園文學委員會常務副會長王世龍以及副會長程翔、徐華、田洪明、桑哲等來自全國各地大中小學的常務理事、校長、教師共70余人出席了本次會議。
會議圍繞在教育改革進入“深水區”的背景下,語文課程中的文學教學、人文素質教育等問題,校園文學工作如何加大力度,開拓深度,提升高度,從而發揮更大的作用,進行了探究和交流。會議研究通過了和全國中語會聯袂舉辦的第四屆全國校園文學研究高峰論壇暨校園文學成果展覽會、全國優秀語文教師“文學課堂”展評、共建“文學校園與文化強校建設示范基地”活動方案,同時宣布啟動實施。
白燁對校園文學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并從國家在文化強國背景下重視文學發展的高度,對校園文學的重要意義提出了高屋建瓴的指導意見。他從最近中宣部進行的一次有關文學閱讀的調研說起,國家對讀書問題要有新的舉措。他指出,當下在青少年閱讀中存在著文學經典不被重視的現象,我們應該加強文學經典的閱讀指導,特別要研究當代文學的經典。閱讀關乎民生,關乎國民素質的提升,是全社會的一件大事。校園文學應該盡到自己的責任,積極開展富有活力的文學教育活動。
顧之川從語文課程改革、考試評價改革及教育發展方向發表講話。他指出,語文教育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教育改革要圍繞立德樹人這個根本任務,提高學生人文素養,包括文學文化素養。高考改革的方向是不會走舊路,絕不走錯路,盡量不走彎路。語文學科在高考中的地位越來越高。國內外高考語文考試改革有著類似的趨勢,比如強調批判性思維能力、實用性閱讀寫作能力,倡導跨學科跨領域的閱讀、非連續性文本的閱讀。多讀多寫,讀懂寫活,是提高語文能力的主要途徑,因而校園文學要發揮它的獨特作用。他強調了這樣的觀點:不一定人人都要當作家,但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文學的素養。
王世龍總結了校園文學委員會成立四年來的工作,匯報了2014年發展項目計劃。四年來,校園文學委員會各項工作有序開展,穩步前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2014年將重點開展三項重要活動。一是在11月份舉辦第四屆全國校園文學高峰論壇和校園文學成果展覽會,以“校園文學與課程資源開發”為主題,進一步研究“校園文學走進課程”“校園文學走進語文大課堂”“校園文學促進文化強校”的新舉措;二是首次舉辦全國優秀語文教師“文學課堂”展評活動,以總結交流廣大語文教師文學教學的優秀經驗,推舉、引領、培養富有深厚文學素養和文學魅力的新型語文教師,探討如何生動有效地進行文學教育,為語文教學改革注入新的活力;三是開展共建“文學校園與文化強校建設示范基地”活動,校園文學委員會將充分利用資源優勢、信息優勢,與各地教育教研部門合作,建設具有示范性、引領性的校園文學特色學校,包括建立一些“文學校園與文化強校建設示范基地”,建設一批“校園文學課題研究示范學校”“文學教學示范學校”“文學新苗培養基地”“校園文學名師工作室”等,為落實教育根本任務做出新的貢獻。
吳思敬在總結本次會議時,對各學校參加校園文學工作的熱情予以高度贊揚,并對所取得的成果給予了充分肯定。他動情地說,我們都熱愛和關心校園文學事業,并且傾注了滿腔的熱情,付出了心血。今天所做的工作可能不起眼,但是20年、30年以后,我們工作的重大價值就可以顯露出來。我們開創的事業是代代相傳的薪火,我們這點燃燒的蠟燭能夠照亮孩子們前進的道路,我們的生命也因此有了意義。我們的工作既要積極為學校開展校園文學活動搭建平臺,又要發現典型,推廣經驗,以此推動、引領、指導學校的文學教育或者是語文教育、學校文化建設等,同時做好理論總結。他說,本次會議不是一般意義的校園文學活動,而是一次富有建設性的工作會議。各位專家、校長相聚一起,共商發展大計,使校園文學的發展工作有計劃、有方向、有策略的實施,一定會取得更大成果。
北京101中學副校長程翔、深圳紅嶺中學校長田洪明、北京市陳經綸中學初中部校長賀小兵 、深圳市中學生文聯秘書長謝晨、河北張家口一中特級教師尤立增、北京市第四中學高級教師黃春,先后結合各自學校的實際情況,交流了在校園文學教育工作中的做法、認識與體會。會上,校園文學委員會為新增補的常務理事單位、理事單位及新立項的課題實驗學校授牌。
北京師范大學附中曾是四年前校園文學委員會成立大會會址,這次又熱情地承辦了工作會議。梁原草副校長在歡迎詞中,對北師大附中的文學傳統及當前的校園文學活動、文學教育與文化建設經驗作了介紹。北師大附中是一個有著113年悠久歷史的老校,在如今經濟社會的大背景下,師生們深受文學傳統的影響,仍保留了一份對文學的愛好和追求;同時,學校經常舉辦一些文學活動,如辦文學社刊、詩歌朗誦會、戲劇表演與創作、文學講座等,激發了學生對文學的濃厚興趣,對提高學生的文學境界,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北師大附中的杏壇、魯迅文學研修室(三味書屋)、錢學森紀念館是向學生進行人文精神教育的好課堂,與會人員依次參觀,流連忘返,深受啟迪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