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球速体育官方网站

董昌巖

全國十佳校園小作家      發布日期: 2019-05-16

 【個人簡介】

董昌巖,男,河南省固始縣慈濟高級中學高一學生。他勤奮好學,學習成績優異。他酷愛閱讀,尤其喜歡科幻小說,善于發現和捕捉生活中有意義的人和事付諸筆端,九歲時開始嘗試幻想小說寫作,十一二歲時完成有《孤獨深處》《生存與夢想》《終末之詩》等系列科幻小說作品,先后在《作文》《東方少年》《散文詩》等十幾家報刊發表作品十余篇。

【寫作感言】

我始終相信,人類所創造出的一切文明成果都是有意義的,所以我們應做全面發展的人。以文會友,便是我最大的快樂所在。文學無所不包,無處不在,是人類最偉大的創造之一,是思想與人性最好的表達形式。文學以非凡的魅力塑造了一個又一個偉大的靈魂,在人類歷史上熠熠生輝。也許我們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人生道路,但是文學永遠是我們知識殿堂的根基。

【獲獎理由】

董昌巖的文字清晰明朗、干凈利落,具有很強的敘事造型能力,可以用簡約的語言將事件敘述得明白無誤。這種能力使他在小說創作方面特別得心應手,只要能想象得到的場景和故事,就能夠編織出真切感人的好故事。相信未來隨著生活閱歷和思想深度的提升,其創作潛力將是不可限量的。

 

玩好游戲

董昌巖

游戲,源遠流長,從古至今,從未泯滅。玩,自然是人的天性;但怎么玩,卻是一個問題。

游戲顯然是不同生物間一個至關重要的共性:各種動物都有屬于它們的游戲——北極熊喜愛“格斗游戲”,而海鷗喜歡“競速”,猩猩喜歡“扔木棒”,猴子喜歡“抓毛”等等,而人類自然也不例外,也有屬于自己的游戲。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現代人的游戲形式越來越豐富多樣,但也導致了許多人滑入沉迷游戲的深潭之中。面對游戲,我們應何去何從?

顯然,我們應用智慧選擇適合自己、有益健康的好游戲。與茹毛飲血的原始人相比,我們選擇正確游戲的機會多得多,可是這過多的選擇也容易讓人迷失方向。在我們上一輩那個沒有電子游戲的時代,也有許多充滿樂趣的游戲形式:滾鐵環,跳房子,翻繩,跳皮筋等。這些游戲雖然簡單,但卻富有趣味,有許多在今天仍能見到。單說滾鐵環:一個圈,一根桿,普普通通,但卻給孩子們帶來無限歡樂。那個年代,到處有沙沙的鐵環滾地聲,夾雜著孩子們的笑聲,成為人文畫卷獨特的背景音。簡單,而又有趣,滾鐵環真可謂是一個好玩的游戲。然而,在現代化的都市里,這滾鐵環的景象已然銷聲匿跡。在一聲聲手機游戲的砍殺聲里,還有誰能憶起那遠去的鐵環沙沙的歡笑呢?現今游戲世界琳瑯滿目,但怎樣才可以找到一款適合自己的游戲呢?在滾鐵環、跳房子漸漸消失的今天,我們應如何尋找?

其一,是選擇拋去電腦,手機的桎梏。我們完全可以不接觸電子游戲,而去嘗試一下與電子設備無關的游戲形式。比如說跳跳繩,打打球,鍛煉鍛煉身體。也可以體驗一下跳皮筋,跳房子等,甚至可以玩一玩早已“失傳”的彈弓,也是一件樂事。其二,就是在電子游戲的海洋中淘出“真金”。盡管電子游戲存在一些問題,但不可否認的是,作為游戲,它們各自有著正面效果。有些游戲不但充滿趣味,還可以長知識,例如《瘋狂猜成語》,還有的可以開發智力,鍛煉腦細胞,例如《割繩子》《一百扇門》等。即使是飽受家長詬病的《王者榮耀》等,也有著訓練反應力,培養團隊合作精神等正面作用。由此可見,找到有益的游戲并不難,那么電子游戲為什么總是引起問題呢?

關鍵在于“適合自己”這四個字上。很多孩子沒有足夠的自控力,結果沉迷于游戲中,并非都是游戲不好,而是游戲不適合他。事實上,若是你沒有自制力,不思進取,不會辨別游戲,就是把適合你的游戲范圍縮窄了。那么,想要嘗試更多有趣的游戲,你只有一個方法——管住自己,讓自己適合更多的游戲。

其實,若是人人都像這樣會挑游戲,那么絕大多數游戲造成的問題都會迎刃而解。如今,電子游戲成癮已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而且被列為一種疾病。然而,對于這樣一個社會問題,我們怎樣應對?電子成癮者,往往有不錯的游戲技巧,然而有技巧就是“會玩游戲”嗎?“會玩游戲”的前提標準是“會挑游戲”,而他們自制力欠缺,不就是縮小了自己可選的范圍游戲么?這種情況下仍選擇易上癮的游戲,就不是“會玩游戲”。做不到“會玩游戲”,自然也做不到“玩好游戲”,只能一步步跌入上癮的泥潭。

然而這樣做不到“會玩游戲”的問題怎么解決呢?是用暴力手段,強行阻止上癮者玩游戲?經驗告訴我們,這種粗暴手段的方法完全行不通。人的成長離不開游戲,上癮者也應有玩游戲的權力。然而,玩什么樣的游戲,確實一門學問。我們應提供一些有趣而不易上癮的游戲,比如“推箱子”“貪吃蛇”,慢慢引導上癮者拋棄成癮的游戲;還應該讓上癮者體驗一下非電子游戲帶來的快樂,例如打球,打彈珠,玩彈弓等,這些簡單而好玩的游戲帶來的歡樂是電子游戲比不了的,總而言之,我們應該引導人們“會玩游戲”,才會讓人人都真正享受游戲的樂趣,而不影響其他。

游戲在人成長中的作用顯然是難以估量的。這邊是為什么我們要“玩好游戲”的答案了。玩好游戲,可以讓我們快樂,也會潛移默化的滋養我們的身心。玩好游戲,也能鍛煉大腦,培養我們的多種意識,讓我們成為更優秀的人。也許正是因為游戲有這樣的作用,在動物的進化史上它一直被保留,在人類歷史上也不曾消泯。正是游戲的功用,讓耶魯大學等諸多頂級名校在培養高知識人才時也注重學生“玩”的能力。游戲,是伴隨我們成長的朋友,也塑造了我們的人生。

在玩游戲的過程中,有很多好處,但也會產生諸多問題。電子游戲帶來的問題是實在的,不可否認的,但在思考這些問題時,我們應想想,是否是當事人沒有達到“會玩游戲”的標準?我們也許不應錯誤地把氣全撒到游戲的頭上,大肆叫囂打到XX游戲,封殺XX游戲,而更應去培養玩游戲的人的素養,讓每個人都可以做到“會玩游戲”,若是因為這些問題而放棄一切電子游戲,顯然大錯特錯。應該明白的是,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兩面性,帶來好處的同時也帶來問題,往往是不可避免的。游戲因為是如此,但只要我們做到“會玩游戲”,就可以讓好的影響遠大于問題,那么一點點問題也就“瑕不掩瑜”了。所以我們應努力去做到“會玩游戲”,而不是因為玩游戲產生的某些問題片面否定所欲電子游戲,那樣豈不是“大惑”了嗎!

游戲本就是人的天性,我們不應該去抵制它,而是積極面對。若是每個人都像前文說的那樣“會玩游戲”,游戲帶來的問題就不會再嚴重到成為一種疾病。作為人類精神的塑造者之一,游戲理應被認可,被正視。游戲啊,你并不是惡魔,而是與人類伴生的朋友!今天的人們,若是自己做不到“會玩游戲”,不去正視,而把游戲當成洪水猛獸,豈不惑哉?

(現場決賽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