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球速体育官方网站

黃雅欣:四季有情,萬物皆美(十一屆文心雕龍杯決賽特等獎)

     發布日期: 2019-05-06

四季有情,萬物皆美

黃雅欣(華中師范大學第一附屬中學高二)

三年前的那個夏天,也就是中考結束的那個暑假,我帶上行李,與父母一同去了美麗的麗江。在游覽納木措公園之時,我聽到同團的小朋友和媽媽抱怨:“媽媽,為什么百花不在夏天開呢?現在到處都是綠綠的,好丑啊!”那位阿姨笑了笑,卻沒開口,似在想著如何解釋。我卻因這簡單的一句而想入非非。因為在前一天,初中班主任曾在電話里對我說:“你是個好孩子,但總是很沉默,不愛說話。人又很嚴肅,不愛笑。如果一直這樣下去,將來在社會上很難有好的人緣。”我變得不知所措。眼前的夏季卻兀自地盛開,如老僧入定般自顧自地綠過這世界。

四季是一首歌。

四季的歌,是時間的記錄。從商朝的《夏小正》到流傳的二十四節氣,萬物在驚蟄中蘇醒,作物在芒種時生長,人們在秋分后收獲,食材在小雪時被端上餐桌。花開花落,歲序不言,每個季節都是忠實的守望者,沉默地記下光陰的足跡。如光落在手上而空落無著,如雨滴進海洋而消失殆盡,四季的輪回我們抓不住也留不了,只能目送它遠去,懷著謙卑的心,尊重它們的盡職盡責。

四季的歌,是自然的共舞。于春朝明熹之時走入花海,流光溢彩,萬紫千紅,千萬個小姑娘們有千萬種舞步,嫣然中笑出了眼淚,被溫柔的陽光吻走了,裙擺飄揚被和煦的微風鋪開又揉皺,時而緊貼著她們纖細的小腿,時而快速起飛最后蓋在泥土身上。春天有如一首花之頌歌;于夏之清晨走入山林,早起的蠶緩緩吐絲成霧網,一把網住松林與酣睡的大山,風聲洶涌,吹散霧網卻鉤住了太陽,太陽一掌劈向大山給山留下了半個巴掌印,夏天有如一首光之贊歌;于秋之黃昏踏入楓林,火焰點燃了山崗,再與枯葉共舞歡慶重生,回歸土壤,安靜蜷縮于懷抱。秋,有如一首重生之歌;于冬的黎明走入雪地,萬物猶如傷風般酣酣地呼吸,如嬰兒般細細吮吸著雪水。冬,有如一首場面之歌。千種生物萬種靈,他們彼此感應且聯結,共譜這一首自然之曲,共慶這一段自然之舞。

四季的歌,是詩情的載體,是心境的映照。《鏡中》一詩中言:“只要一想到生命的悲愴,梅花就落滿了南山。”四季是鏡子,每個人都能從中看見自己,劉禹錫面對寂寥的秋景,曾言:“我言秋日勝春朝。”秋,映照了他心中的豪情壯志,銳意進取;柳宗元面對深冬大雪,曾道:“獨釣寒江雪。”冬,映照了他內心無限的悵寂與哀思,四季飛上他們的詩句,化為他們自己,寄托他們的詩情。千百年前,曾有一位僧人吐露,“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這話雖不能將真理包舉無遺,可也算是擇要道出。四季即是心境的映照,你的心有偏見,四季在你眼中便有高下之分;你的心思浮躁,四季在你心中便有喜與悲,愛與恨之美。你的心思簡靜而恬淡,平和而安然,每季每月,每時每分便都是你的“人生好時節”。

四季是時間的記錄者,每個季節都有不同的職責要去擔當;四季是自然的共舞,每個季節都有自己的規律和舞步。季季不同,和而不同;季季各美,各美其美。和而各美,便有千萬個起舞的靈魂和千萬個蓬勃生長的生命。各人的心境不同,便會看出不同的四季。人亦如此,各人和而各美,便遠勝所謂“同而美之”。我們何不以尊重,以包容來滋養這一份美呢?

旅行到了尾聲,孩子依然喋喋不休的問這母親同樣的問題,提著同樣的抱怨。母親盯著他,溫柔的說;“四季有情,萬物皆美。為何拘泥于不同,而不以情所感去享受這一份不同的色彩呢?”我望向遠方,在蓄滿淚水的眼中,這個夏天,依然盛開著綠色的,最美的情花……

【獲獎理由】

本文從一個孩子的問題引出對四季不同之美的思考,認為四季是時間的記錄,是自然的節奏,是心境的寫照。人們對于四季應該尊重各自的不同,各美其美。作者以這一點來隱喻每個人不同的個性都應該得到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