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球速体育官方网站

王婷:芳菲(十一屆文心雕龍杯征文一等獎)

     發布日期: 2019-04-29

芳 菲

王 婷(甘肅省康縣第一中學高三)

七婆倚在門邊,看著房檐上的水串成線似的,在泥地上擊出一個個的小坑。她的視線忽然落在遠處雨中的桃花林上,一瞬間有些情緒開始在眼底發酵。

她已立了許久,空氣涼涼的,靠著的木門也微微有點發潮,舊式的老屋如黑洞要將她吸進去。“老頭子不在,這電視怕都要受潮了吧。”七婆念叨著將藍底碎花布輕輕蓋在一個塊頭挺大的家伙上,轉身將吵個不停的茶壺提起向暖水壺中灌水。她的眼睛不好,在橘黃的燈下只能辨出什么是茶壺,什么是暖水壺。等提起暖水壺才發覺泥地上是一大灘水漬,“我一個人也夠喝了。”七婆踮著小腳進了臥房。

月色如霜,泡桐寬大的葉子在院壩中央投下一片片的陰影,陰森如鬼魅。屋后是大片無人種的荒地,在夜色的映照下孤獨得像一處墓園,七婆一個人躺在木床上,她合上眼進入夢鄉。那些兒孫繞膝的幸福畫卷與桃樹林里老頭子長滿荒草的墓一樣,都與她好遠好遠……

那年的桃花開得格外熱烈,學堂里傳來夫子的聲音“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七婆的娘從學堂外經過,生記下了這句詩,于是那個生于四月的姑娘便被取名為芳菲。七婆的確不負這個名字,面若桃花,眼睛像住進了星星一樣發亮。村里人都說芳菲與李家七爺真真是天造的一對,地設的一雙,兩人的喜結連理也被作為佳話傳了好久,只是這佳話也在生活之下漸漸平淡。

日子如地埂邊的荒草,總在不經意間荒蕪了整個盛夏。七爺已走了半年多,說是去經商。可好歹捎個信吧。七婆天天巴望著送信的小五能吆喝一聲“七嬸,叔來信了”,然而一次都沒有。

村里有流言在叫囂,然而七婆只是默默忙著田里、家里的活計,給兩個孩子張羅學費。屋前桃樹上的葉子一片片掙脫了樹干,像如蝶兒般起舞,幾番掙扎卻只能化為一層浮土。七爺走的時候,桃花還沒起苞,然而如今在菊花都開煩了的時候,七爺還沒回來。

七婆是想七爺的,是真的想。他會給七婆念古詩“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只是念得時候會帶著一股失落,“我們這兒就是山寺啊,何時才能盼到花開啊?”七婆聽不懂七爺的話。

在雪花又飄回這個山村的時候,七爺終于從南國歸來。隨著七爺一起來的,是幾個穿著西裝的人和一大批施工隊,這兒滿坡滿坡的桃花就是他們的目標。鄉下人見識短淺,只當這是個解饞的地兒。而七爺經過一番歷練,自然腦袋靈活,與縣上一商量,“十里桃林”這個項目便成了。一批批的機器殺進了這個村子,一棵棵的樹倒下,坡上只余顫抖的桃樹,“來年就可以迎客了”,縣長秘書很滿意。做舊的木屋,人造的涓涓小溪……漫天黃塵,機器的吵鬧聲攜著汽油味呼嘯而來,呼嘯而去。山村顯然脫胎換骨成了神仙居所,游人紛至沓來,錢也像長了翅膀似的飛向村民的腰包,所有人都是喜滋滋的,那些說閑話的人都閉上了嘴,村里的女人們也一個勁的夸七婆嫁對了人。

而七婆,總感覺一顆心沒處著落。

因為有些不安正在繁榮中潛伏。

一場大雨來勢洶洶,被精心呵護過的桃林沒能擋住山洪,幸而村民們在修景區時就搬離了,倒沒有人員傷亡。只是景區慘不忍睹,縣上也只派了幾個“專家”來查看,然后再沒有下文。山村瞬間成了無人的廢墟,蕭條、孤獨。在那之后,七婆常看見七爺站在那廢墟之前,神情落寞而凄涼,像離家多年的老人在喧囂中忘了歸路;總聽見七爺一口一個對不起,像在佛前懺悔的囚徒……

那是一個融化了冰雪的春日,七爺扛著鋤頭帶著樹苗上坡了,七婆中午給他送飯時,七爺正在擦汗,他瞇起了雙眼,在那場暴雨后,第一次露出了笑容。

時間無聲無響,昔日的“十里桃林”已被人遺忘,村里大多數人都已搬走了,七婆和七爺也就那樣老了,他們的戶口本上一頁一頁都是印著遷出的紅印,孩子們都做了地道的城里人。

一場春雨如期而至,待陽光撩開慘淡的云霧,整個山村都震驚了。那些小樹苗都已長大,桃樹在一片綠色中綻開一樹芬芳,縹緲如仙境。七爺眉間那一道永遠展不開的皺痕消失了,他經常會在桃林中呆上一天,像一個找到迷路的孩子的父親。他問七婆:“你知道詩人為什么要寫這山中遲開的桃花嗎?”

“不知道。”七婆啟開一壺酒,斟了一杯給七爺。

“因為萬事急不得,這花也一樣,不能為了讓它快點結果,就強迫它開花,只能是什么都得不到。詩人曉得這個道理,我卻曉得的晚了。”七爺一口飲盡杯中的酒,靠在藤椅上合住了眼,再不說話,久到七婆以為他睡著了。七婆將衣服輕披在他身上時,七爺卻睜開了眼,“娃們過年回來嗎?”

“不知道。”七婆眼底有些委屈。

“金山銀山,都抵不過這綠水青山。當初如果不是我……”七爺的臉在酒精的作用下微微發紅,或許是酒太烈,連七爺的眼眶也被蒸的發紅。

“你不整那些東西進來,娃們也遲早要出去的,大山窮啊,養不起人吶!”

不知何時,桃樹已結實。夏日熱烈的陽光跳進屋子,七婆一個人絮絮叨叨地抱怨“老頭子走也不知道吱一聲嗎?陰曹地府要我老婆子一個人去嗎?走的那么急,這么好的桃都沒吃上一口啊!”七爺這次徹徹底底地離開了,再不會回來。

“不知道娃們城里的桃花開了沒有啊?”七婆手扶在門上向外張望。又一個清明,七婆一個人給七爺燒了紙。四月攜著溫暖回歸,桃樹卻打了一個冷顫,落了一地的繽紛。

一年一年,七婆已無力去清理七爺的墳墓了,有時看著那雜亂的荒草,七婆就不由自主地流下淚來,為個什么?

為七爺?為自己?為墻根邊曬太陽的老太太?七婆自己也說不清。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指導教師:何 梅)

【獲獎理由】

本文透過一位老人的迫切希望盡早實現夢想,帶領大家實現富裕,留住鄉鄰,不惜破壞了當地的環境,最終又靠自己的努力恢復本來的“青山綠水”的故事,揭示一個道理,“萬事急不得”,夢想的實現也要循序漸進。文章語言樸實,準確生動,情節也比較真實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