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球速体育官方网站

陳曉龍:希望的田野(十一屆文心雕龍杯征文一等獎)

     發布日期: 2019-04-28

希望的田野

陳曉龍(山東省東平高級中學高三)

寒風嘶吼,猛烈敲打著窗戶,試圖從縫隙中鉆進屋內。窗戶不時地搖晃著,發出“咣當咣當”的聲音。老李感到一絲寒氣,嘬了一口煙,起身關緊了窗戶。

冬季農閑,老李便來到城里找了一個看大門的活計,打點零工添補家用。

夜色漸深,白天熱鬧喧囂的院子出奇的寂靜,但老李知道在院子里那一個個種著有機蔬菜的明亮溫室中,卻有成千上萬個小生命要破土而出,將要長出嫩芽,將要孕育果實。老李坐在自己的小屋里,傾聽著電視傳出不絕如縷的戲劇唱詞聲,不時也隨著哼上兩嗓子家鄉的小曲,“鳥奔山林虎奔山,喜鵲老鴰奔大樹下,家雀哺鴿奔房檐……”

每當唱起這曲,他總是唱得喉嚨發燙。他喜歡熱鬧,雖然來城里已有不短的日子了,但這樣的靜他不適應。每當黑夜,他總會想起家中的老伙計們。冬夜鄉村的晚上,他們聚在一起,聊聊今年的雨水,來年的收成,吧嗒吧嗒樂滋滋地抽著旱煙,你一言,我一語,笑幾聲,干咳一陣,咳聲傳出老遠……老漢們看似懶散,其實暗地里都鉚足了勁,開春要拿出一個嶄新的氣象來。

他想起家中老屋后的那片菜園,蔬菜的那一抹綠總是被太陽照得油膩膩的。天,說不上很藍,甚至泛著灰白,有點土地和糧食的味道,有一種踏實的舒適。一踏進菜園,他總要放下水桶吼起野調調:“芝麻開花節節高,谷子開花壓彎腰,茄子開花頭朝下,苞米開花一嘟嚕毛……”粗啞的聲音擊蕩過層層空氣,像股熱風肆意飄揚。

老李想到村莊和土地,眼睛濕潤了。

“汪、汪、汪”幾聲狗吠,老李忙披上棉服,拿起手電筒,走進院子去巡查。“噫”,原來是有間溫室的門沒關吶,還亮著燈。“熱氣都跑出來可糟了嘍!”老李嘆了口氣,往溫室走去。

到了溫室門口,一股暖氣裹住了全身,讓他想起往年冬天家里熱乎乎的碳爐子。他搓了搓手,問道:“里面還有人嗎?”

“有人,有人”,從蔥蘢的豆角架后冒出一個年輕的身影,“原來是李大爺啊,外面冷,您快進來吧!”

老李原本沒打算進去,但他的腳卻已不聽使喚了,挾裹著他向溫室走去。

溫室里各種作物和蔬菜爭先恐后地生長著,雖是冬天,卻像盛夏一般生機勃勃。老李張著大嘴環顧四周,每一樣作物他都熟悉,但它們如此秩序井然地排列著,又讓他感到陌生。

老李好奇地問:“這些蔬菜真的沒有施化肥、農藥嗎?”

年輕人笑了笑:“對,我們施綠肥,采取生物防治。”雖然老李聽不懂這些,但還是很感興趣:“哦,怪不得長得這么好,我們農民也能種吧?”

年輕人打開了話匣子:“當然了,如今中央的政策扶持力度很大,我們農村下一步要逐步實施有機肥替代化肥的‘沃土工程’。這種技術能減少不合理化肥投入,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利潤也高,能幫助農民致富呢!”

老李帶著滿臉的笑意踱回到自己的屋里,真想把自己看到的一切馬上告訴老伙計們。他搓了搓手上的老繭,那又厚又硬的老繭時刻提醒他,自己屬于那片土地,只有站在那塊厚實廣袤的土地上,心里才踏實。

再三考慮,他終于定下了,開春就回家,學習種植有機蔬菜。他要堅守在自己的土地上,土地是他的命,離開了土地,他就是一棵斷了根的老榆樹。

夜里,他破例喝了一壺燒酒,醉意朦朧里又哼起小曲,“你要走啊他不攔,霸王槽頭把馬牽,先解韁繩后背鞍,老仙家揚鞭打馬要回山啊……”

哼著哼著,老李甜甜地睡著了。

夢里,他揮著鋤頭,刨開冰凍的土地,土壤冒著騰騰的熱氣,散發著馨香。老李抬頭看看溫暖的陽光,脫掉厚厚的棉襖,搓了搓手,干得更賣力了。不一會兒,布滿裂痕的土地又溫潤起來,他笑著,仔細將來年希望的種子,撒進土里。

他仿佛聽到藤蔓恣意生長,肥碩的瓜果在拍手歌唱,從村委大院里飄來一陣陣甜美的歌聲——

我們的家鄉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煙在新建的住房上飄蕩,小河在美麗的村莊旁流淌,一片冬麥,一片高粱,十里荷塘,十里果香,哎咳喲嗬呀兒咿兒喲……

(指導教師:吳緒磊)

【獲獎理由】

高新種植技術給老舊的農業生產帶來了新的希望。作者從“老李”的視角進行敘述,歌頌了農民的勤勞勇敢,也肯定了當下的新興技術,暗示了中國傳統農業生產與高科技相結合的發展之路。文章構思巧妙,語言簡潔流暢,細節生動真實,體現出了作者良好的語言駕馭能力。

本文發表于《光明日報》獲獎佳作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