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以怎樣的姿態寫作?
當前,盡管新課程改革的嶄新理念為我們的寫作教學提供了全新的視角和發展的舞臺,但是,我們還憂慮地看到,許多學生的寫作仍處于一種浮躁的低能狀態,特別是高考滿分作文的盲目炒作,一味的追求新概念標簽,像數學公式一樣機械的套構寫作“招數”與花架子,教師的寫作教學限制過死而架空了學生的思想等等,遮蔽了“我手寫我心”的本來面目,偏離了“生活是作文源泉”的寫作軌道,使寫作教學出現了姿態不正的流弊。比如:語言劣化不知所云而失去了漢語言的韻律魅力;假大空的偽文化、偽哲理散文,七湊八拼、套話連篇的模式化披著華麗的外衣而滿是整容的痕跡;文體怪異、內容空洞無物而缺乏生活邏輯……這樣的作文何談真情實感,何談才氣、靈氣? 為什么當前圖書增多,而文學水準下降?教師應該以怎樣的姿態開展寫作教學,學生應該以怎樣的姿態去學習寫作?是成為高考指揮棒下的表演者,還是決踏實地的掌握寫作能力?
一味為考試而寫作,就成了枯燥的機械訓練,就會背離寫作規律,就會束縛了學生的寫作興趣,形成寫作心理障礙,這是一個嚴重的問題。而可悲的是,語文教育界還有許多所謂的名師,認識不到這寫作中最根本的問題,仍在津津樂道搞他的所謂寫作秘訣、應試寶典。
我們面對寫作所存在的問題,感到寫作教學仍然任重而道遠,需要我們不懈地探索。也正因為這樣,我們更須正確地認識寫作教學所存在的誤導, 有責任探索一條適應新課程寫作理念的切實有效的途徑。
語文新課標提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述的過程。寫作教學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達能力,重視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發展創造性思維。鼓勵學生自由地表達、有個性地表達,盡可能減少對寫作的束縛,為學生提供廣闊的寫作空間。”“學會多角度地觀察生活,豐富生活經歷和情感體驗,對自然、社會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進一步提高記敘、說明、議論、抒情等基本能力,并努力學習綜合運用多種表達方式。能調動自己的語言積累,推敲、錘煉語言,表達力求準確、鮮明、生動。”
“文心雕龍杯”大賽以“真實的體驗,新鮮的創意,明白的表達”為總要求,注意“選材生活化,視角獨特化,手法自由化,語言個性化”,鼓勵自主寫作,心靈寫作,生命寫作,本真寫作,生態寫作,質樸寫作,寫“人之常情”“緣情而發”“言之有物”,立足生活去寫實實在在的作文,不是假話、大話作文,偽裝、矯情作文,做到語言藝術、表現藝術和內容的有機統一。同時以文學經典名著《文心雕龍》命名,體現了我們繼承與弘揚優秀的母語寫作傳統與獨特的表現藝術經驗。通過大賽引領寫作,體現正確的寫作理念,為廣大師生提供一個規范有序、展示與交流的寫作實踐活動平臺。首屆大賽的成功舉辦已經證明了這項活動的卓有成效。
盡管生活環境在不斷發生著變化,在不斷的沖擊我們的思維與語言,但畢竟為我們的寫作提供了更廣闊的環境,關鍵是我們如何去應對,以怎樣的姿態去寫作。我們要端正寫作理念,不斷地從生活中尋找新的內容,生活之樹常青,太陽每天都是新的,生活也每天都是新的,你的感覺、感受也都是新的,于是你就有了新的發現新的思想感情,你就有了新的積累,“凡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文心雕龍》),就能寫出新的作文。其實你成長的生活中有許多事情讓你產生表達的欲望,有許多話要說或傾訴,有煩惱的或是高興的情緒不吐不快, 這樣你就變被動的寫作為主動的寫作,文字也就融入了你的生命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