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送我進城
宋大(四川巴中中學初二)
那天,天氣有些陰沉。
我要被父親送到城里去讀書了,從此也就要告別天天玩得火熱的同學們,離開熱熱鬧鬧的家里人,離開一同上學放學的鄰居李胖子。
一想起這些,心里就有種說不出的難受。
父親說好說歹,硬生生地拉著我坐上去城里的汽車要到城里的學校去報到。
但去時已晚,說要等到下午才行。父親怕我反悔又鬧著要回家,于是說他有些餓了,一起去進一回館子。
東轉西轉,來到一處叫作“巴城實惠餐館”的門前。父親先望望上邊的招牌,然后低頭沉思了一下果斷地對我說:“就這家,我們今天要好好享受一下。”
以前父親幾乎不進館子,每次總是說館子的東西不干凈,家里穩當。什么“好好享受”,恐怕是盯著“實惠”兩個字才打算進去的吧。不過,我倒是曉得進館子挺安逸,吃好的喝好的。一想起要進館子口水就來了,這讓我心里也好受了許多。于是笑著說:“要得!”
進到里面,也許是因為我們有些土氣,一位年輕的女服務員慢騰騰地拿來一本菜譜,父親在菜譜面前翻來翻去,再三斟酌,直到女服務員不耐煩地催促,父親才點定了一份“海椒肉絲”和一個炒雞蛋。
“真坑人!”父親盯著上來的兩盤菜,望著服務員遠去的背影,很不滿意地抱怨。然后小聲對我說:“什么海什么肉絲,我還以為是海味,一盤光辣子炒了些肉就要十幾元。哼!”然后看看我,又賠上笑臉:“快吃快吃,館子是這么回事。”我們各自端起一碗米飯開始扒飯,夾菜。
“到城里了要好好讀書。”父親邊吃飯邊對我說,“錢,你不用擔心,我會想辦法,該用就用,不要太節約。只要書讀得好,我再苦再累也沒關系。”
我感到心里暖暖的,只默默地扒飯,夾菜,夾菜,扒飯。無意間,我發現父親每次只夾菜,把菜里的不多的肉絲往我面前又推又送。
顯然父親也感覺到我在怔怔地瞧著他,便笑著說:“這菜比肉的味道好。”我的心猛然一顫。我怎么就品嘗不出來呢?
父親為了省下錢送我讀書,你已經好多時候沒吃上肉了。我在心里默念時,心疼地抬頭看了一眼坐在對面的父親,這才發現他的額頭黝黑黝黑的,并多了許多深深的皺紋。那是被時光刻下的痕跡,那么深,那么密。仿佛條條皺紋里都有一縷陽光,也有一片風雨。有多少條皺紋,便有父親多少個心酸的故事——
我端碗的手有些抖動,一種酸楚涌滿鼻腔,兩滴滾燙的熱淚瞬間滑落溜進了嘴里,咸咸的,混進嚼爛的飯里,卻難以咽下,但怕父親看見,我急忙又扒了口飯,將它一起咽進肚里。
然后我在心里下著決心:父親指望著我多讀書,自己卻是那么執著而又心甘情愿為我付出,那我就一定要好好讀書,也是要那么的執著而又無怨無悔去報答,否則傷了他的心,也會傷了我的心。
吃完飯,我和父親都覺得這家餐館真實惠。我們倆手拉著手,有說有笑去學校報到。
(指導教師:王愛民)
【獲獎理由】
敦厚樸實的人物,清麗簡樸的語言,簡單普通的故事,卻蘊涵了當今城鄉一體化建設進程中農民工一份送子進城讀書的執著與真情。作者以自身特有的視角反映了父子情深的情感美,若真能用心體察這份樸實真摯的父愛,定能發奮有為,感染莘莘學子。 (責任編輯:華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