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面三刀”的電子產品
繩雅楠(山東省濟南稼軒學校初一)
21世紀是信息的時代,應時代的要求,市場上的電子產品日新月異。現如今,不會使用電子產品,就如同從前不會寫字一樣,跟不上時代的腳步。當然,這些深受人們喜歡的電子產品也不負所望,給人們帶來了種種便利。
在這些代表著時代與進步的電子產品中,最受青年歡迎的當屬手機。它小巧輕盈,攜帶方便,隨時隨地可以拿出使用。人們可以在手機上下載各種方便快捷的軟件,“滴滴打車”等打車軟件的問世更是讓手機成為現代人的“掌中之寶”,時時刻刻手機不離手——睡覺前要看上兩眼,早晨睜開眼睛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看朋友圈里有什么新動態。公交車上看,吃飯時間看,連上個廁所都要捧著手機看個不停,更不要說有點空閑時間了。于是房前屋后,街頭巷尾,便出現了這樣一群人——“低頭族”。之所以他們能有如此“雅號”,當然得益于他們超乎常人的“毅力”和無人能及的“低頭功”。他們沉浸在虛擬的世界中,不與人交流,與他們為伴的只有手中冰冷的平板和虛幻世界里的假象。對于他們來說,一天不碰手機比不讓他們吃飯還讓他們抓狂。當然,還有更讓人深思的——
聽說過這樣一個故事,一位老人要過生日,他的兒女們紛紛來向他祝壽,飯桌旁,老人本想與兒女們說說話,可兒女們一個個低著頭擺弄著手機,絲毫不顧老人的感受,老人一氣之下摔盤離席。看似簡單的故事卻折射出人心的冷漠。手機似乎把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拉近了,卻在無形之中將人心阻隔開了,心與心不能坦誠相待,即使人近在眼前,也一樣得不到溫暖,也一樣是刺骨的寒。
電子產品帶來的不僅是人心的阻斷,還有傳統文化的發揚問題。電子書的出現讓紙質圖書倍感“壓力山大”,人們漸漸習慣于電子書的便捷,忘卻了老祖宗的“手不釋卷”、“開卷有益”。紙質的書籍就這樣被遺忘在了冰冷的書柜中,獨自嘆息,黯然神傷。流傳千古的傳統就這樣被新時代的“寵兒”輕易替代了。
看來,被稱為信息時代的今天,作為標志的電子產品也玩起了“兩面三刀”,它們的確起到了開闊視野,擴大知識面的作用,但它們也確實給人們的身體帶來危害,讓人心不再溫暖。
新時代的電子產品,你們這樣大玩“兩面三刀”,究竟是時代的進步還是退步呢?
(指導教師:李洪鋒)
【獲獎理由】
題目新穎,吸引讀者注目。文章先以手機為例,羅列出電子產品種種不可替代的便捷。接著使用白描手法,將“低頭族”的特點表現得淋漓盡致。再用一個引人深思的現實故事,描摹出科技發達時代人心卻越變越冷漠的世相圖。結尾緊扣主題,發出疑問,引人深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