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屆“文心雕龍杯”全國校園文學藝術大賽決賽暨游學夏令營活動在北京舉行
2018-07-31 18:58 來源:光明網(wǎng)
7月18日,第十一屆“文心雕龍杯”全國校園文學藝術大賽決賽暨游學夏令營活動在北京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1500余名文學少年歡聚一堂,共享文學藝術盛宴。此次夏令營活動由國內知名作家、詩人、省市級語文教研員、特級教師等組成評委會,每份賽卷以無記名的方式由三位評委審閱打分,取平均分按比例確定獲獎名額,保證了評獎的嚴謹規(guī)范、公正公平性,最終評選出20名特等獎及一、二、三等獎,評定出了本屆“全國十佳校園小作家”“全國校園小藝術家”,又一批校園文學藝術新苗通過決賽脫穎而出。 在活動過程中,參賽的同學們不但通過決賽作文展示了自己的寫作水平和文學才華,而且通過與文學名家的對話,開闊了視野,加深了對于文學寫作的認識。在交流活動中,中國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著名作家高洪波回顧了自己文學夢想的起點,從自己小學五年級一篇作文在學校獲獎的故事談起,認為無論將來從事文學寫作,甚至不管從事什么工作,都要永葆一顆童心、一顆詩心、一顆愛心,心懷感恩意識和敬畏意識。著名作家張之路以自己中學時代參加的活動為例,談到文學創(chuàng)作要有情懷,要加強生活積累與情感體驗,希望同學們多閱讀,創(chuàng)作出有血有肉的作品。大賽評委會副主席、著名書法家林陽告訴同學們,“文學改變生活軌跡,文學一定會在你生命中起作用。文學不同于作文,要求你要有情懷。好的文學作品是能推動社會進步的。” 在夏令營活動期間,主辦方還組織了以“中國夢與青少年文學書寫”為主題的校園文學藝術教育論壇。論壇圍繞本屆大賽的征文主題,討論了當前背景下青少年文學寫作與新課程改革、高考選拔方式改革之間的關系,尤其是青少年文學藝術教育、網(wǎng)絡文化和社會正能量表達之間的關系。與會專家一致認為,“文學藝術是最好的素質教育,可以拓展人生、省察人生、滋養(yǎng)人生,對提升語文素養(yǎng)和形成個性特長都有不可估量的價值,大賽為學校開發(fā)文學藝術課程資源和交流教學成果搭建了很好的平臺,激發(fā)了學生的文學興趣,促進了學生的個性特長發(fā)展。” 中國教育學會中學語文教學專業(yè)委員會副理事長張鵬舉指出,“文學書寫的背后是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中小學教育里面的文學書寫是有效的教育手段,它喚醒學生的文學基因,培植學生的中國精神,引領學生的偉大夢想。它使文學教育彰顯了它的功能,彰顯了它的魅力,是探討校園文學領域的重要課題。” “文心雕龍杯”全國校園文學藝術大賽創(chuàng)辦11年來,一直致力于倡導、鼓勵學生按照文學創(chuàng)作的情感心理和思維去自主寫作,堅持“真實的體驗、新穎的創(chuàng)意、確切的表達”的評價標準,選拔出了一批又一批具有良好文學藝術才能的優(yōu)秀學生,贏得了社會廣泛的關注,產(chǎn)生了積極的影響,成為具有權威性和影響力的校園文學賽事。正如大賽組委會主任、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校園文學委員會會長吳思敬所說,“開展寫作大賽,是校園文學委員會為了推動核心素養(yǎng),為同學們開辟的有效的文學大課堂的社會實踐活動,所評出的小作家、優(yōu)秀作品都可以說是當下校園文學與文學教育的代表性成果。” 據(jù)“文心雕龍杯”組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第十二屆“文心雕龍杯”全國校園文學藝術大賽將進一步總結經(jīng)驗,完善大賽章程,制定實施方案,于2018年9月啟動。(光明融媒記者 牛夢笛) (責任編輯:華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