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球速体育官方网站
歡迎登陸文心雕龍杯大賽官方網站

文心雕龍杯全國校園文學藝術大賽

當前位置: 首頁 > 歷屆大賽 > 第十一屆大賽 >

“文心雕龍杯”大賽評審工作會議召開

時間:2018-03-26 14:54來源:大賽組委會 作者:華麗 點擊:
名家會聚 共雕文心 第十一屆文心雕龍杯全國校園文學藝術大賽評審工作會議召開 2018 年 1 月 14 日,第十一屆文心雕龍杯全國校園文學藝術大賽評審工作會議在北京通州區潞河中學中國


名家會聚  共雕文心

——第十一屆“文心雕龍杯”全國校園文學藝術大賽評審工作會議召開

 
 

2018114日,第十一屆“文心雕龍杯”全國校園文學藝術大賽評審工作會議在北京通州區潞河中學中國校園文學館內舉行。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教授白燁,首都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大賽組委會主任吳思敬,著名作家、大賽評委會主席張之路,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副院長張清華,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院長王一川,中央黨校文史部教授梅敬忠,著名詩人、《詩探索》主編林莽,作家、教育科學出版社編審夏輝映,《中國教育報》首席編輯張樹偉,北京師范大學文學博士后、天津社會科學院詩歌評論專家王士強,中國傳媒大學副教授蔣成峰等專家評委和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校園文學委員會、光明日報社有關領導、專家出席了會議。

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校園文學委員會副會長、大賽組委會秘書長張澤介紹了“文心雕龍杯”大賽的特色優勢與組稿情況。這個大賽于2007年創辦,目前已成功舉辦十屆,在全國產生了良好的影響。從第十一屆開始,大賽由光明日報社文藝部、光明網聯合舉辦,成為主辦單位級別較高的校園賽事,保證了大賽宗旨理念與大賽任務的實施;大賽組織規范,有完善的章程,有文學專家、作家、教授、特級教師組成的實力強大的評委隊伍,評審程序嚴謹、公平、公正;參賽對象從小學生、初中生、高中生到大學生,另為推動提高教師文學素養而設立了“教師組”,彰顯出文學藝術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大賽以中國歷史上“體大而慮周”的文學理論經典著作《文心雕龍》命名,秉承劉勰“銜華佩實”的文學理念,培養學生成為“文質相稱”的高素質人才,體現傳承與弘揚優秀中華文化藝術傳統的理念,積極為當今的校園文學活動與語文教育發展挖掘源頭活水,促進中國校園文學的發展與繁榮,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白燁在聽取了大賽工作匯報后對組委會高度的責任感和認真的工作態度給予充分肯定與鼓勵。他說,在當前國家重視文學藝術大發展大繁榮的形勢下,舉辦“文心雕龍杯”校園文學藝術大賽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通過大賽為更多的學生提供機會,實現學生的文學理想,提升學生的文學素質,也包括為他們升學創造機會,都是和人才成長密切相關的。大賽受到全國各地學校、老師、學生的關注,其特殊作用越來越顯現。今天邀請各位大專家騰出時間,蹲下身子,在這里評審學生的作文,體現了我們對未來人才培養的關心,也體現了對這項大賽重要性的認識和評獎的權威性。

吳思敬對光明日報社參與主辦大賽非??粗兀瑢饷魅請笊珙I導高瞻遠矚能關注到中小學生的文學寫作給予高度贊揚,這種巨大支持適應了新時代的文化發展需求,使得“文心雕龍杯”會成為當下最重要的學生賽事。我們組建的評委會,既有一線的特級教師和高考閱卷教師,又有高校和文學評論界的專家,還有作家、編輯,構成是多層次的、互補的,從而保證評選的公正公平。而高端評委的眼光評出的佳作,他們的評語,將會對學生們的寫作產生重要的影響,對未來文學的發展,將起到非常大的推動作用,功在千秋。

張之路在講話中表示感謝組委會的信任,對擔任本屆評委會主席感到責任重大,各位評委雖然都是大專家,但為中小學生做事是義不容辭的,要擁有一顆愛心去審閱學生的稿子,而不在于他們的作文寫得多好。他深有體會地回憶起上小學四年級時的往事:“有一天語文老師拿著作文說,今天講一講張之路的作文。我當時心里很害怕,老師說這篇作文前半部分是大路貨,但結尾寫得非常好。他當眾把結尾念了一遍,表揚我如何寫得好。從那天開始,我對作文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就想我們這些評委在孩子作文上有幾句批語,對孩子將是多么重要!”

光明日報社文藝部副主任李宏偉代表報社及光明網對各位專家評委支持大賽表示衷心的感謝。他說,《光明日報》作為中央級媒體,應該有責任為基層特別是校園文化的發展提供平臺。今年《光明日報》發行量超過了一百萬份,這是自1982年以來第一次突破百萬大關,令人欣喜。“文心雕龍杯”大賽舉辦了十屆,有了一定的基礎和影響,大賽的理念和宗旨跟《光明日報》這個傳播思想文化大報的定位相吻合,所以從這屆開始參與進來共同舉辦,要辦成一流的、有利于推動教育文化發展的一項賽事。大賽有這么多一流的大專家全力支持,相信大賽會越辦越好。

評審會上,各位專家圍繞“大賽章程”對獎項設置與組賽評獎程序進行了熱烈的討論,提出了許多寶貴的意見,并對“章程”進行了修訂。按照大賽方案,本次評審為第一批征文稿件,第二批截止時間為4月底,屆時將進行第二次評審。 

在評審稿件中,評委們既尊重學生的寫作實際,又高屋建瓴地進行分析,肯定學生作文的長處,指出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之處,指明努力的方向,并對有些作品進行了點評。白燁在點評山東濰坊一中高三學生曹英君的小說《梧桐》時指出,這篇小說由貴祥人生的幾個片斷,尤其是住上新屋的過程,書寫了當下農村的悄然變化,作品注重寫人,尤其童年的貴祥,給人印象深刻。但作者寫貴祥的故事超出了自己的生活積累和文學能力,所以細節上顯得粗疏而簡單。建議以后寫作文,要寫自己熟悉的,自己力所能及的,這樣才能寫得更好,更有把握。吳思敬在點評揚州大學附屬中學高二學生俞歡洋的散文《去寺屆尋求點什么》時指出,本文能從社會現象中選取題材,表現自己的看法,言之有據,言之成理,文章顯示了作者較強的觀察能力和思考能力,沿著這個方向繼續努力,會有更大進步。張清華在點評山東東營市河口區第一中學高三學生高藝佳的《叫醒——紅日下的中國》時指出,這篇習作用了小說的筆法,描寫了一家三代人勤奮工作和學習的情景,以此來寓意對新時代人物和美德的贊美,文章在場景描繪上有陌生感,有意境和吸引力,同時也指出了不足。張之路在點評山東省實驗中學高三學生尹沂蒙的散文《等一條河》時指出,甘肅孩子盼望有一條河,江南的水利辦公室人員計劃思考后加了一條路,終于有了一條河。這個構思意愿是好的,但是前后連接有些突兀。王一川在點評浙江紹興市魯迅中學高三學生楊一凡的小說《匠心·中國夢》時指出,文章以少年視角刻畫出木雕技藝傳人穆爺爺的專注而堅韌的形象,呈現出匠心對于匠藝的優先地位,由此揭示了“心功”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濃厚底蘊,語言簡樸,情景交融,具有精神的力量。梅敬忠在點評天津市南開中學高三學生王之栩的散文《積水成淵》時指出,作文立意高遠,主題突出,完全符合中國夢的正確理解,每個人的夢想成真,一如水滴,這才可以匯成中國夢的海洋,點題精彩。林莽在點評山東省濰坊一中高三學生劉晏寧的散文《千年文思,夢之脊梁》時指出,通過對三位歷史人物的精短描述,詩意地表達了中國文明進程中人文精神的傳承,文筆生動,語言簡潔,是一篇較為優秀的文章。王士強在點評內蒙古赤峰市烏丹一中高三學生柳超的詩歌《我的夢,中國夢》時指出,這首詩歌立意很好,情感飽滿,有宏大的抱負和胸懷,對詩歌的形式把握比較準確,有規范的文體意識,如果能夠更言之有物,與個人的生活結合更為密切一些會更好……

評審工作由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校園文學委員會秘書長王世龍主持,教育專家、北京通州區潞河中學校長徐華到會致賀詞,對學校近幾年來重視校園文學所取得的成果做了介紹。期間,各位專家參觀了中國校園文學館,對校園文學的歷史、現狀與未來發展進行了交流。

 

                                         (正立  麗榮)


白燁會長為王一川教授頒發評委聘書

 


白燁會長為梅敬忠教授頒發評委聘書



白燁會長為著名詩人頒發評委聘書


白燁會長為張清華教授頒發評委聘書



大賽組委會主任吳思敬教授講話


大賽評委會主席張之路


評委閱卷


評審工作會議合影留念

 

(責任編輯:華麗)
------分隔線----------------------------
欄目列表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