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8日,第十一屆“文心雕龍杯”全國校園文學藝術大賽決賽暨游學夏令營活動在北京成功舉辦,1500余名文學少年歡聚一堂,共享一場文學藝術盛宴。高洪波、吳思敬、張之路、林陽、張鵬舉、彭程、李宏偉、陳建棟、王世龍、洪燭、何郁、藍野、李林芳等40余位文學界、教育界知名人士出席活動。白燁、曹文軒因出差在外,專門為大賽發來賀信和視頻講話。 本屆大賽于2017年10月開始,由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與光明日報社文藝部、光明網聯合舉辦,以“中國夢”為主題進行征文活動,收到了來自全國各地大、中、小學生的近八萬份稿件。經過由王一川、張清華、梅敬忠、林莽等知名專家、教授組成的評委會評審,評選出征文獲獎作品。為了進一步檢驗征文獲獎者的真實寫作水平,為獲獎的學生選手提供交流學習的機會,大賽組委會決定舉行現場決賽暨游學夏令營活動。由國內知名作家、詩人、省市級語文教研員、特級教師等組成評委會,每位賽卷以無記名的方式由三位評委審閱打分,取平均分按比例確定獲獎名額,保證了評獎的嚴謹規范、公正公平性,最終評選出20名特等獎及一、二、三等獎,評定了本屆“全國十佳校園小作家”“全國校園小藝術家”,又一批校園文學藝術新苗通過決賽脫穎而出。 在活動過程中,同學們不但通過決賽作文展示了自己的寫作水平和文學才華,而且通過與文學名家的對話,開闊了視野,加深了對于文學寫作的認識。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著名作家高洪波回顧了自己文學夢想的起點, 從自己小學五年級一篇作文在學校獲獎的故事談起,認為無論將來從事文學寫作,甚至不管從事什么工作,都要永葆一顆童心、一顆詩心、一顆愛心,心懷感恩意識和敬畏意識。著名作家張之路以自己中學時代參加的活動為例,談到文學創作要有情懷,要加強生活積累與情感體驗,希望同學們多閱讀,創作出有血有肉的作品。大賽評委會副主席、著名書法家林陽告訴同學們,文學改變生活軌跡,文學一定會在你生命中起作用。文學不同于作文,要求你要有情懷。好的文學作品是能推動社會進步的。光明網總經理陳建棟從網絡文學的角度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提出青少年是互聯網的主人,網絡文學歷經20年的發展,佳作頻出,亟需主流價值觀的引導,提升年輕人網絡文學創作的質量,這正是光明日報文藝部、光明網聯合主辦大賽的初衷。 大賽顧問、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會長白燁在賀信中對獲獎學生表示祝賀,并強調了校園文學教育是整體的文藝事業的一個重要構成部分,提出“學文藝就是種文化,種文化就是守文心”;北京大學教授、著名作家曹文軒在視頻講話中談到文學對青少年成長的重要意義,認為文學對于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培養審美氣質、培養想象力、培養涉世的能力、培養語言文字的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活動期間,主辦方還組織了以“中國夢與青少年文學書寫”為主題的校園文學藝術教育論壇。論壇圍繞本屆大賽的征文主題,討論了當前背景下青少年文學寫作與新課程改革、高考選拔方式改革之間的關系,尤其是青少年文學藝術教育、網絡文化和社會正能量表達之間的關系。大家一致認為,文學藝術是最好的素質教育,可以拓展人生、省察人生、滋養人生,對提升語文素養和形成個性特長都有不可估量的價值,大賽為學校開發文學藝術課程資源和交流教學成果搭建了很好的平臺,激發了學生的文學興趣,促進了學生的個性特長發展。 中國教育學會中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張鵬舉指出,文學書寫的背后是學生的人文素養。中小學教育里面的文學書寫是有效的教育手段,它喚醒學生的文學基因,培植學生的中國精神,引領學生的偉大夢想。它使文學教育彰顯了它的功能,彰顯了它的魅力,是探討校園文學領域的重要課題。著名散文家、評論家,《光明日報》領銜編輯彭程認為,中國夢歸根到底是每個人的夢想集合,每個人都會有屬于自己的不同的夢想,而寫作可以表達出每個人的夢想。寫作是與青少年的成長密切相關的。成長給寫作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素材,而寫作則有效地幫助和促進了人的成長。河北省教科所高中室主任張瑾琳談到,如何通過閱讀和寫作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讀書最重要的是價值建構,需要語文老師為學生提供具有思維與精神價值的文本,讓他們在自然閱讀中產生思考。北京市朝陽區教研中心高中語文學科主任、特級教師何郁提出了關于青少年文學寫作的一系列關鍵問題,例如高考作文問題、如何把青少年帶入到文學世界、如何引導青少年有個性地寫作、有靈魂的寫作等,引起了大家的思考。吉林省教育學院初中教研培訓部副主任、作家宋勝杰說,文學是一種生命影響另一種生命,是一種生命帶給另一種生命的啟示。每個人都有獨屬于自己的故事盒子,需要老師去發現和引領。 論壇由校園文學委員會副會長王世龍主持,他介紹了論壇召開的初心和意義,確定這個主題是基于與光明日報文藝部、光明網聯合主辦大賽的主題。這些年來以高考為指揮棒的應試教育出現了很多問題,作為文學教育工作者責任重大,如何讓廣大青少年認識這個時代,自覺擁抱這個時代,投身建設這個時代,說教和灌輸的方式是不行的。那么在文學的欣賞和創作中實現人生,在文學藝術中訴諸情感,成為青少年立足社會的源泉。 “文心雕龍杯”全國校園文學藝術大賽創辦十一年來,一直致力于倡導、鼓勵學生按照文學創作的情感心理和思維去自主寫作,可以寫小說童話、詩歌散文,不要局限于一般的作文套路模式,要放飛心靈,敢于表現,從小培養敢于創新的思維品質和母語的表達能力,堅持“真實的體驗、新穎的創意、確切的表達”的評價標準,選拔出一批具有良好文學藝術才能的優秀學生,贏得了社會廣泛的關注,產生了積極的影響,成為具有權威性和影響力的校園文學賽事。 正如大賽組委會主任、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校園文學委員會會長吳思敬所說,開展寫作大賽,是校園文學委員會為了推動核心素養,為同學們開辟了有效的文學大課堂的社會實踐活動,所評出的小作家、優秀作品都可以說是當下校園文學與文學教育的代表性成果。
第十二屆“文心雕龍杯”全國校園文學藝術大賽將進一步總結經驗,完善大賽章程,制定實施方案,于2018年9月啟動。
第一決賽現場
現場決賽指導大課堂
校園文學藝術教育論壇
游學采風
文藝演出 (責任編輯:華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