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球速体育官方网站

蘇軾筆下的冬天,寫盡世間冷暖,說透人生百味

     發(fā)布日期: 2024-12-27

“起始如春,承續(xù)似夏,轉變若秋,合攏為冬。”

走在唐詩宋詞的四季里,經歷了游春、消夏、悲秋之后,冬天似乎一下子惹人注目了起來。引得無數文人墨客,吟詩作賦,潑墨揮毫!

李白說“地白風色寒,雪花大如手”,白居易感慨道“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杜甫臨摹著“風箏吹玉柱,露井凍銀床”……

那么,當蘇軾遇上冬天,又是什么樣子的呢?

今天帶來了4篇蘇軾的冬日詩作,字里行間充滿了對冬日的感慨,飽含人生百態(tài)!

 

蘇軾的冬天,是激昂的:

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黨學官

門外東風雪灑裾。山頭回首望三吳。不應彈鋏為無魚。  上黨從來天下脊,先生元是古之儒。時平不用魯連書。

蘇軾的朋友梅庭老,要到上黨(今山西長治)任學官,蘇軾決定以詩相送:

門外的東雪紛紛揚揚,灑落在你的衣襟上。朋友,您志向遠大,即使是被派去上黨那樣地勢險要的地方,也應無所畏懼!

蘇軾只說“雪灑裾”,不說“淚沾衣”。

這種激昂之情,哪怕冬日蕭瑟、寒冷非常,朋友也深受他的鼓舞,志氣猛漲,豁達豪爽!

蘇軾的冬天,是失落的:

浣溪沙·半夜銀山上積蘇

半夜銀山上積蘇,朝來九陌帶隨車。濤江煙渚一時無。  空腹有詩衣有結,濕薪如桂米如珠。凍吟誰伴捻髭須。

半夜,山上突然下起了鵝毛大雪,草地、樹枝上被白雪覆蓋,不一會兒就變成了一座“銀山”。

第二天清晨出門散步,只見田野里雨雪交加,昔日里大江里奔涌的波濤和沙渚上彌漫的水煙不見蹤影,只見大地白茫茫一片。

友人已經走了,又有誰能和我一同在這天寒地凍的時刻,捻著胡須吟詠詩句呢?

 

蘇軾的冬天,是懷念的:

西江月·梅花

玉骨那愁瘴霧,冰姿自有仙風。

海仙時遣探芳叢。倒掛綠毛么鳳。

素面翻嫌粉涴,洗妝不褪唇紅。

高情已逐曉云空。不與梨花同夢。

這是蘇軾寫給侍妾朝云的一首悼亡詩,他以梅花比喻朝云。

上片寫梅花的風姿,梅花玉潔冰清,自有一種仙人的風度,連海上的仙人也不時來探視。

下片寫梅花的形貌,梅花天然潔白,不用妝飾。愛梅的心思已隨云而散,蘇軾說,我已許久沒有夢到梅花了。

這首詠梅詞空靈蘊藉,詞雖詠梅,實有寄托。

 

蘇軾的冬天,是喜悅的:

雪后到乾明寺遂宿

門外山光馬亦驚,階前屐齒我先行。

風花誤入長春苑,云月長臨不夜城。

未許牛羊傷至潔,且看鴉鵲弄新晴。

更須攜被留僧榻,待聽催檐瀉竹聲。

元豐四年,黃州大雪,蘇軾迫不及待地來到乾明寺,一睹雪之風采。

寺廟如長春苑梨花開遍,月光與雪色交相輝映,使這不夜城光明總似白天。晚上,干脆睡在乾明寺,聽雪壓竹的聲音。

一句“我先行”,足以見得他的喜悅之情。他總是這么熱愛生活,即使是被貶謫在黃州,依然不改對生活的歡喜。

蘇軾的一生,起起伏伏,顛沛流離。

可即使這樣,他卻總能找到一個窗口,看見生活的亮光,懷揣希望,又心懷善意地生活。

就如同大雪紛飛之日,他說:“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

無論是悠揚,還是感傷,我們都要不畏路上的雪雨風霜,一路高歌,一路陽光;款待自己,款待生命!

文章選自網絡,如侵權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