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以“習慣與改變”為題寫一篇文章,文體不限,字數1000字左右。
習慣與改變
直到遇見他的那天,她的生活如同一汪死水,平靜,毫無新鮮感。她是一個基層的公務人員,拿著微薄的薪水,每天走著同樣的路,干著同樣的事,似乎目標明確,但又總覺得漫無目的。她每次向母親抱怨當初不該執(zhí)意要讓她做一個公務員,碾碎了她的畫家夢時,母親總是說:“公務員多好,收入穩(wěn)定,還不用累死累活。你那夢想能賺多少錢?你能成功嗎?這么大人了,還不會替家里分擔責任……”然后絮絮叨叨說上半天,她也免不了回上幾句,最后總是會不歡而散。
那天的天空是澄澈的,空中有云朵慢悠悠地晃過,好像逛公園老大爺。午后的廣場上沒有多少人,她坐在木椅上,無聊地打發(fā)時光。他每天都能看到一群麻雀有些膽怯地在樹蔭下覓食,一有人靠近,無論是不是恰巧路過,它們都會驚叫著飛速逃到樹枝上。她看著看著,突然笑出了聲。身旁有人疑惑地看向她,不知道她為什么發(fā)笑。
這是她每天午飯后的消遣。她的生活就像一只無比精確的時鐘,規(guī)律工整,一絲不亂。她每天八點都會穿一套職業(yè)裝準時去上班,晚上七點回到家,迎接自己的只有漆黑冰冷毫無煙火氣的房子。周末隨便找個地方渾渾噩噩地玩上兩天,新的一周就已經來到,仿佛是過去一個星期的循環(huán)。能令她開心的時間只有這短暫的午后消遣了——每天午間觀察覓食的小麻雀。每天如此。
這一天,似乎有些不同。除了麻雀,一個穿白襯衫的男孩闖進了她的視野,他在作畫。他手里拿著畫筆,一描一勾間,她仿佛又看到了過去的自己——她也曾坐在樹蔭下,滿臉寧靜,滿臉的幸福,描繪著屬于自己的絢麗色彩。這個時候,男孩已完美地將周邊建筑勾勒出來,將畫筆小心翼翼地放回畫架上后,輕輕地伸了個懶腰。
“你還在學畫畫啊?”她一步一步走近男孩。
“姐?你怎么會在這啊?”他被嚇了一跳,仿佛自己構建的小世界有人突然闖入。
他們認識。很早之前,他們在一個培訓班里學畫畫,后來母親說畫畫沒有前途,還要花好多的培訓費,就不再讓她參加了。這么多年了,沒想到他還在堅持。
她還記得當時他剛進來的第一天,就一臉認真地說:“我一定會成為世界級畫家的!”當時還小,倒有許多小孩子跟著他說,稚嫩中帶著決心,仿佛這話語是一把利劍,能擊穿所有的困難。
但是她沒有堅持下來。她的家里沒有藝術氣息,父母總是為了柴米油鹽奔波,所有人都希望她找一份穩(wěn)定的工作,而不是當個畫家。她的夢想早就被扼殺在搖籃中。而她只能選擇妥協(xié)。她把夢想妥協(xié)給了母親,妥協(xié)給了生活。
她走過去,不由自主地拿起了畫筆。
“姐,你是不是好久沒畫了?手都在抖。”
“是啊,離開培訓班后就很少畫了。”
“這樣啊,你不是也很愛畫畫的嗎?”
“是很愛啊……”她的聲音漸漸低了下去,眼底沒有苦澀,有的只是茫然。
“姐,你怎么哭了……”
她沒想到自己會在這樣的情境中流淚,她以為自己習慣了這樣的生活,她以為自己能接受這就是她的余生,是自己心底還殘留著一絲對夢想的渴望嗎?就像離開培訓班后,她把所有作畫的用具扔掉,但在看到藝術品展覽的消息時還是免不了感到興奮,就像剛才她毫無理由就走近他。明明已經十幾年沒有作畫,今天卻又又一次拿起了畫筆。
就讓我重新拾起自己丟失多年的夢想,她在心里暗暗地想著。縱使生活會再次將它擊碎,這一次,也不會再妥協(xié)了,因為習慣這種壓抑無趣的生活,是一種多么糟糕的體驗。
這一次,她要拿起畫筆,劃開平淡的命運,重新改寫生活,找到屬于自己人生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