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球速体育官方网站

筆會佳作(七):習慣與改變

張躍璁(浙江省樂清市知臨中學)      發布日期: 2020-11-05

請以“習慣與改變”為題寫一篇文章,文體不限,字數1000字左右。


習慣與改變

他坐在車后座上,發呆。窗外掠過一只白鷺,夾在他與青山中間,一會兒又隱沒在田間。車輛前進,光線變幻

一路上他與母親都很沉默,因為他不是自愿來外公家的。他正躺在沙發上玩手機,母親噠噠的高跟鞋聲音漸漸迫近,叫他一起去外公家。

“去做點事。”母親似乎著急知道母親究竟有多少事——往往一件事做完,她會找出新。這是母親的習慣,她總不會閑下來,甚至也不希望別人閑下來。顯然他并不想去,用沉默與絲毫不轉動的眼睛表達自己的觀點。但是提著重重一大袋子東西的母親瞪大眼睛威懾他,三番兩次用言語恫嚇他。他最終只能低著頭,打著哈欠,垂著眼睛坐上車。

看著窗外。母親從后視鏡里看了他一眼——他側著臉,擋住了另一只眼睛。他察覺到母親目光,長呼了一口氣說:

“你看,我現在偶爾也會吃魚和蝦了。”

那是小學時的事了。他不吃魚和蝦,總是被母親罵挑食。一個早上是母親做早餐,做餃子。他還沒走進廚房就已經聞到了餃子的味道,但那股味道讓他覺得別扭。他問母親那是什么餡的餃子,母親說是韭菜餡的。

其實是三鮮餃子。

母親記得很清楚,那時她的小兒子只吃了第一口餃子,面龐便開始發皺與扭曲,就像他剛出生時那樣。那時他捂著嘴調頭就跑,到衛生間里吐了整整兩分鐘。他自己則記得,嘴里被膽汁充滿是怎樣的味道。

他現在能夠接受三鮮餃子了,或許是一種好事?

“變了的東西很多。”母親想。畢竟她在小女孩時也不會想到自己會成為一個母親。但他的話多多少少能讓她想起從前。她記得小學時,兒子同她講以后要當一個基因學家,她沒在意;過了兩年,兒子同她講以后要當一個數學家,她很滿意;初中時,兒子偶然同她提起心理學的事情,她支持他去當一個心理醫生;而現在,兒子同她講要去讀漢語言文學,而她抱著買回來的心理學專業書籍不知所措。她仍只是一個小女人,而她的兒子卻已幾近成人了。她只能日日夜夜地禱告,求上帝呵護他。

而他搖下窗子,讓夏日的炎風從臉上流過。他并不喜歡炎熱,卻又不把窗戶搖上去。

他想起高一選科的事情。他兩天打了四個電話給母親,超過了他一個學期打電話的次數總和。他記得自己在打電話時幾乎要把電話機拍扁,但在接通對話時卻溫婉的像個小公主。那些都是為了說服母親同意讓他讀文科。然而那時他的物理、化學、生物全部是全班前五的水平。

小學老師說:“他以后肯定會當一個工程師或者科學家。”初中老師說:“他高考物理、化學一定可以考滿分。”然而他要去讀文科。他想起初三,每個晚上的臺燈下都是科學的中考復習書。他覺得從前的他看到自己讀了文科大概會哭出來。但為什么會這樣呢?為什么改變如此之大?他說不清楚,只能說是上帝的安排

到外公家,從遠處看過去仍是灰白的四層小樓,同他記憶里的一樣。他在母親后面不緊不慢地走著,被落下了好遠。母親的聲音從前面傳過來:“你記不記得,外公家院子里是什么樹?”

“棗樹。”他記得那棵棗樹是他小學時寒假的末尾,春天臨近時種的。他在外公家等到來接他回家的父母,父母帶著那棵幼苗,種在后院的壇子里。

那時的冬天,他并不想呆在家中,而總執著地往這兒跑,就像母親執著地要帶他來一樣。

他跑起來跟上母親。

“媽媽,我去外公家里好不好?”

“媽媽,表姐也去外公家住了,我也去好不好?”

“媽媽,我們去外公家燒柴火吧。”

從前的冬天一直不下雪,但是有誘人的火光與被陽光曝曬的白色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