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
王曉涵(山東莒縣劉官莊鎮中心初中初二)
窗外不時傳來聲響,好奇涌上心頭,轉眼向窗外望去。我瞥見地理老師投來異樣的眼光。我吐了吐舌頭,我想她不會明白我對窗外情有獨鐘。
五歲。趴在小小的窗臺上,俯視我眼中的天地,總想著,花兒為什么開,為什么這些花顏色都不一樣呢,我為什么不能出去玩呢。總想著這些自以為很深奧的問題,于是,每天總有一個小腦袋在窺視世界。
七歲。坐在教室靠窗的位子上,偷偷地看著窗外,我看到校門口有好多家長,卻沒有尋到媽媽的影子,我開始想,媽媽怎么還不來接我啊,我想吃她做的糖醋排骨了!好餓啊,肚子都叫了,對了,肚子怎么會叫呢?我呆呆地看著天上游手好閑的云朵。終于,在放學鈴聲敲響的那一刻我大哭了,因為我餓了。
十歲。已經明白了許多事,知道自己是從媽媽的肚子里生出來的,認為自己是個大人了,不想讓媽媽再看管了,想到外面去探險。于是,床邊總有一個小女孩幻想的翅膀。
十二歲。開始盼望長大,想跟姐姐一樣每兩周回家一次,不用再被老媽每天念叨,每次回來只背個單肩包。那時,總認為這樣很酷,來去特別瀟灑。每次姐姐走后,我總會站在窗前,羨慕地向她的背影望去,心想,什么時候我可以像姐姐一樣啊,我一定要快點長大。于是,午后懶懶的陽光下有我下定長大的決心。
十四歲。我已是一名初二的學生,雖然被各種習題重重包圍在書桌前,可我仍把大把的時光揮霍在窗外,習慣性地坐在窗邊,然后向窗外看去。操場上夸張的叫聲吸引了我,原來是校籃球隊的人在打籃球,一個漂亮的三分球,在空中劃上一道飛揚的弧線,然后準確無誤地投進,1.85秒,時間剛剛好。窗外的人行色匆匆,我可不想被即將到來的期中考試壓彎了腰。忽然,我很想到窗外的楓樹下,看那片片火紅的楓葉隨風落下。滿足地坐在窗前,觀校園于眼簾。
靠在窗臺,我喜歡窗外。
現在的我,正在用筆一下一下敲著頭,在想著地理老師剛才提的問題,答案是什么。
窗里有我,窗外有我的夢。
(指導教師:田玉賓)
【獲獎理由】
一種事物可以禁錮一個人,卻難以禁錮一個人的心。如花般的歲月,小作者被繁重的課業包圍,可那顆向往自由、向往多彩世界的心卻飛出窗外。小作者通過幾個年齡段對窗外美好事物的好奇和探究,巧妙而溫和地揭露當前的教育弊端。以單純、樸實的語言反映深刻的思想,非常難能可貴。 |